大牌的“3·15梦魇”不过是一场戏
【事件】3月15日,央视“3·15”晚会将镜头对准了麦当劳、家乐福、中国电信等一批国际国内大品牌。家乐福用三黄鸡冒充柴鸡卖;麦当劳员工随意更改食品保质期;“中华学生爱眼工程”打公益幌子牟利;中国电信通过垃圾短信获利,工商银行等多家银行员工售卖客户信息。
【观点】如同春晚之于春节,“央视3·15”也成了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的传统大戏。每年的这个时候,公众如押宝般猜测着哪些“劲爆商家”会被围观、哪些“彪悍品牌”会被拉下神坛,平常的权利憋屈,使得这种年度曝光越发散发出谜一样的光芒。麦当劳、家乐福、中国电信……尽管打的都是“老虎”,但与往年的震撼相比,似乎今年也只是讨论了一下“老虎”额头上的“王”是多了一点还是少了一横的问题。
——齐鲁网
“零钱发工资”,银行当反思
【事件】河南商丘市公共交通有限公司12年以来,一直用从公交车投币箱中取出的零钱给员工发工资。该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张维峰称,因为公交卡用户还很少,而银行又不愿意存收那么多的零钱,所以公司的材料费、员工工资等都是从这些零钱中开支的。
【观点】零钱发工资与“零钱荒”并存,说明零钱流通机制有问题。常识告诉我们,除了直接的商品交易外,调剂零钱的职责在银行。银行通过开展存取款、兑换钞票等业务,回笼市场上的钞票,然后再投放出去。相比之下,存取和兑换零钱,由于人力成本高、经营利润低,很不受银行待见。
——《济南日报》
求真相被拘,拘留所场地够大吗?
【事件】在3月3日和3月7日,四川南充市的两名网友因为转发一个未得到官方证实的关于南充市中院副院长丑闻的爆料帖,分别被其所在的嘉陵区公安分局拘留5日和10日。这件事随后在微博上引起网友热议。
【观点】当地如此兴师问罪,恐怕“醉翁之意不在酒”——用这种“莫须有”的罪名,将网络传闻的复制、转发、截图、求辟谣者拘留,除了对官员的敏感问题“敏感”外,还在于杀鸡给猴看,让其他网民别没事儿在网络上瞎“处理。
——《山西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