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詹长松
咱焦作土话里形容人机灵、办事麻溜、敢想敢干有个词叫“钻机”。日前,记者在孟州市采访,就着实感受了一把孟州人在招商引资方面的“钻机”劲儿。
我们说,发展才是硬道理,但要发展没有项目、没有资金,那是痴人说梦。孟州本身很“可怜”:丘陵、平原、黄河滩区各占三分之一,地上耕地有限,地下缺乏资源,发展空间十分有限。但是,“钻机”的孟州人硬是将有限资源变成了无限发展空间。
如今,孟州这片热土已是生机盎然,据随行人员介绍,在这里有全球最大的金刚石生产企业,全球最大的核黄素生产企业,全球最大的皮毛加工企业,有亚洲第一、全球第二的汽缸套生产企业,还有在生产规模和技术上均处于国内领先的三轮摩托车及零配件生产企业…… 在这一个个全球、全国最大的背后,是孟州人长年坚持不懈抓招商引资的结果:产业招商、平台招商、环境招商、科技招商、企业招商、亲情招商、节会招商等一个个招商手段,无不透着孟州人的“钻机”劲儿,这也在孟州“跑”项目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让孟州备受国内外客商的青睐。
驱车驶过浙江西泠电器年产100万台电冰箱和40万台洗衣机项目建设工地时,记者听到了关于这个项目落户孟州的一个故事:该市工商局一名副局长在同学聚会中,无意间听到浙江西泠电器公司计划在河南寻找合作伙伴,便将这一信息报告了该市领导。孟州市委书记魏超杰随即到浙江西泠公司拜访,并诚邀该公司董事长戚清国来孟州考察。经过多次沟通,浙江西泠公司最终决定落户孟州,投资建设年产100万台电冰箱、40万台洗衣机生产线项目,并将以此为基础建设西泠电子工业园。
一次无意间的谈话成就一个工业园区,这足以证明具有强烈招商意识的孟州人的“钻机”劲儿。
引进企业项目只是第一步,如何真正做到“引一家、留一家、兴一家”才是关键。为此,把环境当做可创造、可利用、可叠加的资源,把“软环境”打造成“硬资源”,可谓孟州的成功之作。
记者也听到一个小故事可佐证:广济药业项目建设时,湖北广济药业总部工作人员王专旭被派往孟州广济药业核黄素项目建设工地负责工程,当集聚区管委会工作人员走访项目时,他无意间提到,市区通往集聚区没有公交车,给员工生活带来不便。想不到,一个月后,公交车通上了。他感叹地说:“当初总公司就是冲着孟州一流的投资环境才来这里投资的,这件小事更加印证了我们的选择没错。”
与此同时,孟州市还让每位市领导分包一个重点企业、一个重点项目,定期深入企业走访调研,现场办公,解决问题;健全六项保障机制,开展重点项目“集中梳理解决问题月”活动,对58个重点项目的87个问题进行梳理,细化到责任部门,限期解决,保证各个项目如期推进;精简各项审批办事程序,开通24小时服务监督热线。
一个个项目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让孟州人切实尝到了招商引资的甜头,也更加激发了“钻机”的孟州人的干劲。记者了解到,2011年,孟州市累计引进市外项目200个,其中省外47个,项目总投资146亿元;实际利用市外资金到位94亿元,同比增长63%,占年目标的136.2%,其中省外资金33亿元,同比增长37.2%,占年目标的120.7%;实际利用境外资金到位8132万美元,同比增长90%,占年目标的1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