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在清朝末年,河南北隅有一任府官,姓江,名师,字吾独。意思是说“我是众人的老师,我与他人不同,很是独特”。可百姓们暗地里称他为“僵尸五毒”。
此官不但贪赃枉法、鱼肉百姓,还有一个嗜好:养狗、放狗。这位府官养狗与众不同,喜欢在自己的官邸里群养。所以,那些为了自己的财路、官运、官司以及生命安危的人,不光给他暗中送礼,往往还投其所好地加送一只好狗。
久而久之,此君家里便豢养了一大群好狗:南洋犬、波斯狗,牧羊犬、花旗狗,东洋犬、西洋狗,应有尽有。
一天,这位府官闲得无聊,脑子里冷不丁地闪出一个放狗的念头,便“微服”成文人,带着一大群犬啊、狗的,前呼后拥地出了城兜风去了。
府城北20多里就是太行山。据说这里是道家第一圣女——魏华存的道场。这位府官想以朝拜为名勒索当地百姓。所以,便“狗假犬威”地来到了这里。
可是这时候会不会、节不节的,圣地也是冷冷清清,很是扫兴。
于是,他就把自己的狗漫山遍野地放逐,自己悠闲地遛到了另一个被当地人称为太平坡的山坡上。在坡的不远处他发现了一个放羊的老头,便走过去,假惺惺地问道:
“老人家,放羊啊?”
“是啊,家里穷啊。喂几只羊养家糊口呗。”放羊老头说。
“您老高寿啊?”
“不敢高寿,白活了一个甲子。先生你是哪里的?”
“呃,你是放羊的,我嘛,”府官指了指另一个山坡上的一群狗,说:
“放狗的。”
其实,这位放羊的老头早就知道他是谁,故意装着不认得。所以,便戏谑道:
“照你们文人们说的,我们放羊的叫羊倌,放牛的叫牛倌。你这放狗的应该叫你狗倌(官)吧。”
这位府官一听,立刻怒发冲冠。可想了一想,暂时压住怒火,脸上泛出青红皂白。
他顿了顿,“嘿嘿”地阴笑了两声,不怀好意地说:
“呃……那是,那是。”
说完,就对着他的那群狗打了个响亮的呼哨,然后带着他的犬朋狗友打道回府了。
几天后,那位老羊倌横尸太平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