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高小豹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为之服务的企业产品只有不断转型升级,才能更好地适应市场,形成良性循环发展。”当王超说这番话时,记者惊讶于年仅29岁的他竟然对产品市场有如此精准的定位。
王超,2002年从部队转业,在响应国家号召自谋生路、自主创业后,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经过短短的5年打拼,他如今已拥有汽车服务、物流运输、易初科技3家有限责任公司。“企业的发展只有时时把握市场需求、跟紧政策并进行相应的产品转型升级,才能不断取得进步。”谈起自己的创业经历,王超沉思了一会儿说。
据介绍,2005年,就在轿车开始走进百姓家庭、汽车市场渐入佳境时,在某街道办事处打工的王超意识到随之而来的各类汽车服务市场必将因之而升温。当年5月,他筹资15万元成立了自己的第一个公司,开展汽车保险、购车咨询等业务。2010年5月17日,当物流运输行业发展迅猛时,他投资创办了物流运输公司,开展货物运输、货车信息发布等业务。
“当国家支持和发展汽车市场的时候,我成立了汽车服务公司。在国家扶持物流市场的时候,我成立了物流运输公司。这两个公司的成立和发展,都因为有了国家政策这一良好的环境,相对来说比较容易开拓市场。”王超说。他表示,企业产品的转型升级不能盲目进行,只有根据国家政策的指向、顺应市场的需要进行调整,才能越做越大。2011年2月23日,踌躇满志的王超将汽车服务公司升级为“爱车一族”汽车俱乐部。
任何市场都有风险,王超的公司转型也并非一帆风顺。2011年7月12日,他的第三个公司——焦作市易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诞生了,在扩大规模的同时,却因为客户资源短缺而陷入绝境。“那时,易初科技每天都在赔钱,别说业务拓展没有资金,就连给工人开资的钱都没有。”
回想起那段时间的境遇,王超说:“几个月下来,我都支撑不住了,想要撤下来。”郁闷的他只身到广东、上海等地散心时,一路考察了当地的网络科技市场。之后,他筹资100多万元投入易初科技,为产品转型升级注入了新鲜血液。
“那段时间真是不堪回首,但是如果没有那次转型升级,也许就没有我今天的这3个公司了。”王超说。原来,当易初科技陷入资金危机时,他建立的物流运输公司市场业务却非常火暴,虽然新公司正处在爬坡阶段,但给易初科技赢得了产品升级的资金。
从汽车服务到物流运输,王超在市场中寻找着经济的“靠山”;从物流运输到易初科技,王超在生活中追寻着科技的“宠儿”。“易初科技公司的成立虽然有点晚,却提升了我生活的科技含量。也许不一定能挣多少钱,但我会努力做好每一项业务。”王超说。
3月23日,雨后初晴,龙源湖畔一施工现场,王超和另外5个年轻人正在一幢建筑物前量量算算,而后在一张图纸上做着不同标记。“这是易初科技公司刚接手的一项业务,我和技术员来现场做设计图。”王超说,“企业产品的每一次转型升级,都是对我人生阅历的一种提升。我想涉足更多的领域,通过企业产品结识更多的朋友。下一步,我会去郑州创建自己的酒店……”这个年轻的帅小伙,就是凭着这分热情与执著,用双手描绘着自己的人生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