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青小说 上一版3
上月点评
迎春与迎春花
母亲的秘密
沙漠玫瑰
看普京强势归来
口号的变迁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2年3月2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口号的变迁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熊硕听

  有德县是一个国家级的贫困县,资源匮乏、地薄人稀。但他们人穷志不短,三十年前,有德县在全国率先喊出“再苦不苦孩子,再穷不穷教育”的口号。决心勒紧裤腰带,就是缺吃少穿也要先把教育办好。全县干群精神为之一振,纷纷集资建校,捐钱捐物,献计献策。没过多久,一座座崭新的教学楼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创造了穷县办大教育的奇迹,被人们誉为“有德精神”。有德县群众中流传这样一句话:“最美的风景在乡间,最好的建筑在校园。”。

  上个月,我终于借出差的机会前去有德,拜访心目中的教育“圣地”。

  “三十年了,有德的教育现状一定是今非昔比、天翻地覆!”在长途客车上,我兴致勃勃地思量。

  途中,正好遇到来自有德的俩乘客,一老一少。我忍不住兴奋地向老者打听有德教育的近况。

  “嗯,确实是‘今非昔比’了!”老者的眼睛里掠过一丝忧郁,语气也不太对劲儿。“如今,官方的大口号还在喊,我们老百姓已把它改成了‘再苦不苦政府,再穷不穷公仆’了!”

  “哦,怎么个情况?”我大吃了一惊,连忙问道。

  旁边的青年接过了话茬:“所有学校里的教学楼都已老旧不堪,桌凳也已缺胳膊少腿了,也没人过问。可县政府却投巨资盖了一座‘天安门’办公楼,除了中间没挂毛主席像,两旁的标语变了变样儿,几乎和天安门一模一样了!”

  “哦,有这回事?”

  “哼哼,还有呢!我们东邻的德东县建了座‘小白宫’,西邻的德西县还修了座‘金字塔’——”

  “什么?金字塔?”我打断了青年的话,疑惑地问。

  “对,金字塔。德西县政府的办公楼,四面八方的群众都去参观,说从没见过这么奇特的房子!”

  我心中暗想:“‘金字塔’是埃及法老的坟墓啊。这些人怎么连基本常识都不顾,修座‘坟墓’来办公,这不是‘自掘坟墓’吗?”

  无论如何,既然已经来了,总要实地考察一番。没想到,我的考察刚开了个头,就有几个彪形大汉盯上了我,其中一个还严肃地警告我别没事找事,自讨苦吃。

  “乘兴而来败兴而归”,我怀着沉重的心情,黯然离开了有德。

 
3上一篇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