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王冰) “可以增加故事类的节目”、“这个节目内容需要稍加改动”……昨日,在市青少年宫,主任周月枝正和同事商量着今年“流动少年宫”的节目单。
艺术教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一项重要教育内容和活动,然而,对于农村中小学校来说,艺术教育相对比较薄弱。此外,一些家庭贫困的孩子,更是难以接受到艺术教育和熏陶。为让更多的孩子接受艺术启蒙,2009年,我市启动了“流动少年宫”活动。按照“同在蓝天下”的活动宗旨,根据我市的实际情况,市青少年宫每年都会确定一个主题,精心策划一系列节目,送文艺到基层。从2009年的《为孩子鼓掌》到2010年的《托起明天的太阳》,再到2011年的《阳光、童年、成长》,三年来,“流动少年宫”走山区、入学校、进社区,开启了近千名孩子的艺术启蒙之旅。
担任“流动少年宫”活动总策划的周月枝,把这项活动的开展看得很重。“与城里的孩子一样,他们也有自己的理想,想唱歌、想跳舞、想学画……虽然他们未必在今后走上艺术道路,但至少在成长时期,艺术可以给他们带去快乐。三年来,每一次带着节目下基层,看着农村孩子和家长对艺术的渴望我们都感到自己肩上的担子很重。”周月枝说,把艺术教育的大门向农村和贫困孩子敞开,让他们与别的孩子一样,享受艺术启蒙是我市开展“流动少年宫”活动的目的,扩大艺术教育在农村的社会影响,吸引更多农村孩子和贫困孩子走进艺术课堂是“流动少年宫”活动持续开展的不竭动力。
如今,“流动少年宫”活动已成为市青少年宫送艺术到基层的一个活动品牌。通过活动的开展,优质的校外教育资源被送到农民工子弟学校、农村留守儿童身边,孩子们更多地感受到政府对他们的关爱。老师和小演员们通过歌曲、舞蹈、乐器演奏、诗朗诵等节目,展示了自己的才艺,让更多的人了解了青少年宫。
更重要的是“流动少年宫”活动的开展,为孩子们撑起了一片艺术的蓝天。“之前孩子内向、害羞,表达能力比较差,但在艺术熏陶下,孩子变得开朗了。不仅让他开阔了眼界,更使他找到了自信。”演出结束后,一位家长向老师诉说自己孩子身上发生的喜人改变。
“流动少年宫”运行几年来,有成功也有遗憾。记得有一次,少年宫在一所山区小学演出时,那里的孩子连乐器都不认识。“小提琴是什么?”孩子的一句话让周月枝心里一阵酸楚。对于偏远地区的孩子们,对乐器的了解相对较少。虽然开展一系列活动,但她深知“流动少年宫”要走的路还很远。
“下一步,我们要把‘流动少年宫’送到周边的偏远地区,让更多的孩子们体会到少年宫的乐趣。”对此周月枝满怀信心。“今后,我们还会将‘流动少年宫’办得更好,送到更需要接受校外教育的孩子们的身边,让他们有机会接触、触摸从未有过的课外知识。开发他们的兴趣爱好,同本市区孩子同样享有学习课外知识的机会。”
图①②③均为“流动少年宫”的小演员在演出。(图片由青少年宫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