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党报热线 上一版3  4下一版
睹鲜花犹见亲人面
方便市民清明节扫墓
29路公交车增加车次
明日有场专场招聘会
将提供1620个工作岗位
2012年中国焦作黎明脚步万人健康跑5月19日起跑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2年3月2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睹鲜花犹见亲人面
——“市民观察团”探访凤凰山陵园绿色安葬项目随行记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工作人员将可降解的骨灰坛埋入花坛泥土中。 陈作华 摄
  市民代表们在周恩来胞弟周恩溥夫妇墓碑前默哀献花。 陈作华 摄
 
   

  本报记者 陈作华

  见习记者 王水涛

  梨花带雨寒食近,柳岸含烟又清明。一年一度的清明节,既是反映物候与农时的二十四节气之一,又是百姓传统祭祖和扫墓的日子。她,正快步向我们走来。

  作为我市规模最大、且为城区唯一合法的公墓,凤凰山陵园近年来在相继推出壁葬、树葬、草坪葬等一系列节地、环保绿色安葬模式的基础上,今年清明节前又在全省率先推出了大型公益免费“花坛葬”,并采取了以纸币换鲜花等移风易俗文明祭奠活动。为此,本报“党报有约”栏目组邀请关注此事的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和普通市民代表,组成“市民观察团”,于3月27日前往凤凰山陵园,实地观摩了首批花坛葬安葬仪式。

  市民代表用鲜花表达对花坛葬逝者的敬意

  凤凰山陵园牌楼后的正中位置,一尊大型凤凰雕塑在春日的阳光下熠熠生辉。雕塑下面是一个巨大的花坛,万寿菊、瓜叶菊、太阳花、绣球等花卉喷芳吐艳、姹紫嫣红,惹得一群群蜜蜂流连忘返、上下翻飞。

  10时30分,首批花坛葬骨灰安放仪式在此举行。3名陵园工作人员身着黑色礼服,手戴白手套,各擎一把黑色遮阳伞,端立于放置在供台上的3个骨灰坛旁,其余身着黑色礼服的工作人员手执菊花,列队肃立。

  工作人员为逝者斟酒,亲属为逝者敬酒。亲属为骨灰坛净坛后,交工作人员安放于花坛土中。主持人宣读“离别赋”,家属三鞠躬并献花。

  简单,庄重,肃穆,安详。没有吹吹打打,没有焚烧纸扎,没有抛洒纸钱。不需墓穴,不见坟头,不立墓碑,前后约10多分钟,花坛葬骨灰安放仪式结束。

  据陵园工作人员介绍,盛装骨灰的坛子是由含有秸秆的陶土制成,埋入土中可自然降解,使骨灰与泥土融为一体。而逝者的姓名,将永存在花坛旁的公共碑刻上。

  “让逝者回归自然,与大地共存,我觉得这种形式挺好,既节约了土地和修坟造墓所用的石材,又符合入土为安、天人合一的传统理念,所以我们就选择了这种安葬方式。”现场的一位女士说。刚刚安葬的逝者中,其中一位是她的前夫,她说不是自己买不起花岗岩制作的墓穴,也不是不愿意买,而是为了满足逝者生前的愿望,因为他是一个环保主义者,生前就有交代,死后直接将骨灰埋入土中,与大地共寝。

  “今天安葬的是我两个弟弟的骨灰。今后,我们逢来祭祀,看到鲜花,就如睹故人。我们也会采取培土、浇水的方式来表达怀念之情。”另一位女士说。

  “我感到,采取花坛葬这种安葬方式,一点不比将骨灰放入墓穴而低廉和掉价,逝者同样有尊严。我们应该积极支持、宣传、响应这一绿色安葬方式。”市民代表李根群说。

  花坛葬骨灰安放仪式现场,市民代表们肃然起敬,各自拿起一支盛开的菊花敬献到花坛之中。

  绿色安葬在凤凰山陵园悄然兴起

  “凤凰山陵园占地220多亩,目前开发的只有80多亩。应当说,推出花坛葬这种免费安葬方式,是放弃出售墓穴经济利益而追求绿色环保效益的一种举措。”凤凰山陵园管理处主任成全营说,“突出节地、环保、公益、惠民,是正规、合法公墓所应履行的社会职责。”

  其实,凤凰山陵园近年来在倡导绿色、节地安葬方面已迈出了可喜的步伐。

  壁葬,是该陵园启动较早的节地安葬方式。它利用山体自然落差,在梯田状的墙体上修造墓穴,既节约了土地,同时墓穴价位低廉,很受群众欢迎,陵园的壁葬穴位每建成一批都很快销售一空。

  陵园西侧一条南北通道上,道路两旁都是树葬墓区。东侧是一行高大的栾树,每一棵树下都安放着一个逝者的骨灰盒,但地面却不见墓穴。西侧是四季常青的黄洋树,每一株黄洋也都是一个绿色的墓穴,黄洋树旁边立有观赏石,逝者的名字镌刻在上面。

  陵园内的甬道上,总有花带相伴。花丛的下边就是安放骨灰的地方。逝者的名字,就刻在花带前的护栏石上。“亲属安放时如不用骨灰盒,只收雕刻名字的费用,所以这种安葬方式很受欢迎。”陵园工作人员指着一条新建起的花带说,“去年这里只有2位逝者亲属来安放骨灰,今年已有8位逝者的骨灰被安放在花带里。”

  据介绍,凤凰山陵园中采取树葬、草坪葬等绿色安葬的逝者已有500多位。

  把人生后花园建成移风易俗的精神净土

  苍松、翠柏、女贞,石楠、海棠、樱花……凉亭、雕塑、拱桥、甬道、放生河、石像生……市民代表们感叹道:“这里如同花园一般。”

  “我们就是要把陵园当成公园建,让陵园园林化,使这里不仅成为逝者的安息之地,也让这里成为环境保护、人生观教育、文化传播、移风易俗的精神家园。”成全营说,“如今这里的绿化覆盖率已超过80%。”

  一块墓碑上,周恩溥的名字赫然显现。“这不是周恩来的胞弟吗?”市民代表惊讶道。原来,凤凰山陵园为感念周恩溥夫妇在战争年代为掩护周恩来同志所付出的巨大牺牲和其后人在焦作生活期间的默默奉献,特为周恩溥及家人建起了墓碑。市民代表闻知后纷纷驻足碑前,鞠躬鲜花。

  2011年,陵园辟出最好地段,在全省率先建成了遗体(器官)捐献者纪念苑,使之成为全省第一个红十字青少年教育基地。

  为倡导文明祭祀,凤凰山陵园积极创新,于2009年设立了祭祀网站,供逝者的亲朋好友通过网络为逝者献上一束鲜花、点燃一支蜡烛、供奉一杯美酒,还可以写下祭文,以表达怀念情思。

  今年,该陵园为进一步引导绿色、环保的祭祀方式,在清明节期间开展“纸钱换鲜花”活动。市民代表们看到,陵园已准备了大量的菊花、太阳花、康乃馨等鲜花,前来祭祀的人可以用自己带来的纸钱冥币等换成鲜花,以这种绿色环保的方式祭奠亲人,让清明节更加清明。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