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詹长松)为切实加强农资打假和监管,促进农资市场秩序持续稳定好转,维护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农业局近日组织开展春季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
此次行动以玉米、小麦、蔬菜等主要农作物种子为重点,严厉查处生产经营假劣种子、套牌侵权、无证生产经营、未审先推、包装标签不规范等违法行为;以禁用高毒农药、高残留农药为重点,严厉查处非法添加未登记成分以及有效成分含量不足等假劣农药行为,生产、经营和使用甲胺磷等禁用高毒农药,无证生产、一证多用、套用或冒用登记证等违法行为;以复混肥料、有机肥料、有机无机复混肥料、水溶肥料及秸秆腐熟剂等产品为重点,严厉查处有效成分不足、未经登记、一证多用、假冒伪造登记证、肥料产品标称具有农药功能等违法行为;以水产苗种为重点,严厉查处养殖过程中特别是苗种生产阶段违法使用硝基呋喃类、氯霉素、孔雀石绿等违禁药品以及有毒、有害化学物质,以次充好和销售带病水产苗种的行为。
截至目前,市、县两级农业部门已检查农资生产经营单位720个次,抽检种子样品69批次,登记备案农药28个,依法查处各类违法经营行为10起,没收未审定和假冒伪劣种子760余公斤,直接和间接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2万余元。
据悉,专项治理行动期间,市农业部门还将开展“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活动,组织农业技术人员和名优农资企业深入生产一线、深入田间地头,开展现场宣传咨询,引导农民科学选购使用农资,增强农民维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在全市营造“诚信销售农资、放心消费农资、科学使用农资”的良好氛围。
相关链接
选用农资注意事项
当前正是春耕备耕的关键时期,也是农田用种、用肥、用药的高峰期,市农业局在此提醒广大农民朋友,在选购和使用农资时要注意以下事项:
在选购农资时,做到“四要、四不要”。一要看证照,到经营证照齐全、经营信誉良好的合法农资商店购买,不要购买流动商贩和无证经营的农资;二要看标签,认真查看产品包装和标签标志上的登记证号、批准证号、产品名称、生产厂家、厂址、生产日期、有效期、产品说明等事项,查验产品质量合格证,不要盲目轻信广告宣传和商家的推荐;三要购买合法农资产品,不要购买非法和国家禁用的农药、渔药及其他投入品;四要索取票据,向经营者索取销售凭证,并连同产品包装物、标签等妥善保存好,以备出现质量等问题时作为索赔依据,不要接受未注明品种、名称、数量、价格及销售者的字据或收条。
在使用农资时,做到“三要、三不要”。一要使用合法农资,不要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农药、渔药和其他化学物质;二要合理使用农资,注意查看产品包装上标明的使用范围、要求和注意事项,听从农技人员指导,遵守种养技术规范,不要违规使用农资;三要严格遵守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期规定,注意查看农药包装上标明的安全间隔期,不要收获、出售未达到安全间隔期要求的农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