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农业局局长 宋作实
食用农产品是食品的源头,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是保证食品安全的重要基础,也是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和农业稳定发展的重要保证。近年来,我市各级农业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在全力抓好农业生产、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同时,深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行动,强力推进监管和检测体系建设,狠抓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呈现稳中有升态势,去年全市蔬菜、水产品抽检合格率分别为99.9%和100%,比2007年提高2.3个百分点和6个百分点,为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通过各级党委、政府的真抓实干和广大干部群众的辛勤努力,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由于农业生产规模小、经营分散、组织化程度不高,部分生产者质量安全意识不够强以及监管检测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依然存在,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尚未完全消除,长效机制还没有建立,形势不容乐观。2012年,全市农业部门将坚持“努力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的目标不动摇,下更大决心、花更大力气、想更多办法、用更严措施,一手抓执法监管,坚决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着力解决突出问题;一手抓标准化生产,推进生产方式转变,突出抓好六项工作,确保农业产业和农产品消费安全。
一、以治理整顿为抓手,坚决遏制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出问题
继续深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排查治理行动,强化蔬菜、水果高毒禁限用农药以及水产品中孔雀石绿和硝基呋喃等禁用药物的整治,彻底消除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加大农业投入品市场整治力度,积极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严厉查处制售假劣农资违法案件,维护农民群众根本利益,坚决杜绝违禁农业投入品流入生产领域。
二、以乡镇监管机构建设为抓手,全面提升监管能力
按照农业部、省农业厅关于加快推进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机构建设的指导意见,积极推动涉农乡镇全部建成具有“四有”标准,即有明确的公益性单位性质和职责任务、有精干的专业技术人员和必备的工作条件、有稳定的工作经费和规范的工作机制、有保障本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能力的监管服务机构。同时,引导有条件的行政村建立村级服务站点或设立村级监管员,逐步建成贯通市、县、乡、村四级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建立起上下联动的监管网络。加强对县、乡两级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检测人员的指导培训,强化岗位练兵,提升业务素质,规范执法行为,增强监管能力。
三、以“三品一标”认证为抓手,大力实施农业标准化
市、县两级农技、植保、种子、土肥、经作、园艺等部门要根据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结合辖区基础条件和气候环境,加快制定一批更具操作性的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使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有标准可依、有规范可循。围绕蔬菜、水果、水产品等主要食用农产品,广泛建立各级各类种养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加大标准化生产技术的应用推广力度,增强辐射带动能力,组织引导规模较大的生产基地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提升“三品一标”数量和规模,全市“三品一标”数量要达到150个,标准化示范区面积要占到全市食用农产品面积的50%。
四、以检验检测为抓手,加大执法监管力度
充分发挥市、县两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和县级农业综合执法大队的作用,强化生产执法检查和产品抽检,实施联合执法和“检打联动”,及时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市里今年将对蔬菜、水果、水产品生产基地、农贸市场、批发市场进行六次例行抽检,定量检测蔬菜、水果样品480份和水产品样品120份;各县市区要将辖区内10亩以上规模种植的蔬菜、水果、山药基地和所有水产养殖基地全部纳入监测范围,每个月至少进行两次例行抽检。
五、以专业技术教育为抓手,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依托“阳光工程”、“雨露计划”、“农技推广体系改革示范县建设”等农民培训教育项目,有针对性地对种植大户、水产养殖户开展农药安全使用技术、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等专业技术教育,提高其从业素质,增强其守法意识、诚信意识、首责意识,逐步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术、重责任的新型现代职业农民,为从生产源头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六、以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为抓手,加快建立追溯制度
去年,全市已有42个蔬菜、水果、水产品生产基地和22个县城农贸市场(批发市场、超市)建立检测室,开展产地自检和售前检测工作。今年,所有“三品一标”产地和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县城批发市场、20个摊位以上的农贸市场、大中型超市要全部建立检测室,全面实行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以此推进种植、水产养殖基地建立健全生产记录、农业投入品记录、农产品销售记录等档案,详细记录生产过程、农业投入品使用情况和农产品销售方向等内容,销售市场建立农产品质量查验、购销台账、产品检测、信息公示、不合格农产品清退等制度,逐步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可追溯管理。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是一个长期课题,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全市各级农业部门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履行职责,强化监督管理,创新工作思路,迎难而上,开拓进取,努力开创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新局面,为我市现代农业发展和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