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赵晓晓)3月27日,本报刊发建设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纵横谈”之博爱篇《“三化”协调争先行》及“交响感言”《争铸华章》后,在社会各界引发了强烈共鸣。
连日来,记者在机关、企业、社区、农村采访时,发现很多人都在学习这篇文章。一位机关干部在文章上作了许多标记,还写下几句心得:“思想深刻,主题突出,‘三化’协调,博爱必先,若求进步,定先争也。”
市发改委主任陈湘的办公桌上也放了这篇文章,他组织本单位每个人都学习了这篇文章。他说,博爱县争当‘三化’协调先行县,有条件、有优势,“孝敬”蔬菜全国闻名,“清化姜”、“柏山缸”历史悠久,焦博一体化更会加速博爱的城镇化建设。在新型工业化发展上,博爱县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已经产生集群效应,现在该县正走在引进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道路上,必将打造高端产业,把企业做大做强。
市农林科学研究院院长段新国对记者说,博爱县的种植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等均实现同步协调发展,现代农业发展模式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奠定基础,尤其在农业科技创新推广方面,处于全省领先地位,这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我们也要将博爱县的先进做法推广到全市,研发更多的科学技术,引进更多的农业科技人才,培育更多的职业农民,推动全市现代农业发展。
市委农办纪委书记刘新成表示,新型城镇化是城乡统筹、城乡一体的城镇化,是把农村涵盖进来的城镇化。在农民来看,他们会有更多的就业机会,有更好的生活条件,城里的月光将点亮田园的梦想。博爱县提出要实现中心城区组团发展、推动中心城镇集聚发展、建设万人新型农村社区,“抱团”后必将加快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农民的生活会越来越美好。
市农经管理站站长田友说,这篇文章提出要建设“绿色博爱”,绿色代表的不仅是良好的自然环境,还代表着健康向上、可持续发展。土地流转、合作社建设,不仅解放了剩余劳动力,更提高了土地利用率,降低了市场风险,职业农民、农村能人带给我们的不仅是进步,更是感动,他们的生活越来越绿色健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