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朱传胜 实习生 申孟杰
在市第二人民医院,有这样一群人,她们总是为患者的病情牵肠挂肚,然后报以关切的目光;她们总是会在患者康复出院时,露出舒心的微笑……说她们美丽,是因为她们有着天使般温柔善良的心,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不是清新的春风,却吹绿了健康的嫩芽;不是夏日的甘泉,却滋润着枯萎的身躯。她们,就是市第二人民医院的护士们。
近日,记者来到市第二人民医院护理部,记录下关于“白衣天使”的点点滴滴。
微笑服务温暖患者心房
记者来到该院神经内科二区采访时,发现护士的胸前都佩戴着一个微笑服务的标志。
“由于护理工作压力大,我们在日常护理工作中经常忘记如何去微笑,因此我要求科室的护士们都挂上微笑服务的标志,时刻提醒我们要保持微笑。”护士长辛志芳告诉记者,“一个简单的微笑可以迅速拉近我们和患者的距离,让他们感受到温暖,如今微笑服务已经成为我们医院所有护士的一项准则。”
而这,仅是该院开展微笑服务的一个缩影。
该院护理部主任牛冬花告诉记者,为了更好地做到微笑服务,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该院制定了“八心”服务理念,即患者入院热心接、患者住院真心待、患者诉说耐心听、患者疑问耐心答、患者需求尽心帮、患者护理精心做、患者出院诚心送、困难康复留心访。同时,该院还出台了行为“十点”规范,即微笑多一点、说话甜一点、走路轻一点、态度好一点、行动快一点、沟通多一点、腿脚勤一点、理由少一点、技术精一点、效率高一点。
特色服务赢得患者信赖
采访中,记者发现该院每个科室的护士都有自己的特色服务,比如在妇产科,产妇在生产后总能喝上护士及时端上的第一杯红糖水;在老年科,护士带领患者做老年康复保健操;在神经内科二区,护士会给患者病变的位置系上红丝带,避免家属以及护士在照顾患者时对病变位置造成伤害……
如此优质服务让不少患者在出院时,有了一种恋恋不舍的情愫。一位老太太拉着护士的手激动地说:“你们对我真是比儿女照顾得还要细心,我真有点儿舍不得回家了。”对于护理人员来说,这就是最好的肯定。
然而,在护士们为患者提供各种优质服务的背后,是她们一次次忘我的付出。
神经内科二区的一名护士,在怀孕七个月时,她仍坚持上班,当出现流产征兆时,家人劝她在家休息,可她就是不同意,无奈之下,家人只好将其反锁在家中。最后,在护士长的命令下,她才在家休养。在眼科,一名护士在做了宫颈癌手术后仅3个月,因为心里牵挂患者,就主动回到医院上班。在肾病风湿科,一名护士年仅3岁半的孩子高烧40摄氏度,虽然就在相隔几层的儿科住院,但她却没有在工作时间去探望过一次……
这就是该院的护士们,她们的脸上从来都只有微笑,把所有的无奈和辛酸埋在心底。穿上白大衣,戴上“燕尾帽”,神圣的责任感和崇高的使命感将她们定格在奉献与守护生命之间。
不断学习提升服务品牌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如今的护理模式已由单纯的疾病护理向患者的全身心护理转变,护士的工作不再是过去简单的发药、打针,而是为患者提供生理、心理等方面的护理以及康复指导。如何打造一支能力强、素质高、肯奉献、团结向上的护理队伍?是该院领导非常重视的一件事。
就在记者采访时,该院正在开展以“泛在学习,拓展护理”为主题的培训活动。“‘泛在学习’就是我们需要随时随地通过各种方式学习;‘拓展护理’就是要求我们在护理工作中加入新的护理知识,如心理疏导、急危重症的抢救水平和对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等。”牛冬花说,“我们就是要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围绕‘精细管理铸品牌,责任目标强内涵’的工作主题,切实提高护理团队的整体水平。”
据了解,为了让护士安心学习,在该院护理部的倡导下,各科室根据自己的特点,实行了弹性排班制,让护士们有更多的时间静心阅读相关书籍、参加岗位技能培训。
当善良的白衣天使插上知识的翅膀,将意味着一场嬗变。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燕尾帽”下的微笑会更加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