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郭树勋
本报通讯员 李 军
连日来,记者走进新区奇瑞汽车焦作发动机生产基地建设工地,那一天一变化的厂房、一天一进度的办公大楼,如火如荼的建设场景每每让人对一次次被刷新的奇瑞速度而惊叹。
然而,令人惊奇的是当记者对这里正在施工的工作人员进行采访的时候,他们对自己创下的建设速度并没有过分夸奖,但一说起那些为让他们能够早日开工而默默奉献的新区人,则是滔滔不绝地大加称赞。这是为啥?
时间还要追溯到去年12月1日的奇瑞汽车焦作发动机生产基地项目专题会议。会上,新区党工委、管委会要求在当月15日前完成所涉及的文苑街道周平陵村243.21亩、抄平陵49.32亩土地,共计66家农户的附着物清点和补偿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加之当时阴雨连绵,新区人能否创造一个“奇瑞奇迹”?人们心存疑虑。
机制拉动
新区人清楚奇瑞发动机生产基地项目对整体提升全市汽车零部件产业乃至整个装备制造业水平的意义,更清楚对全市工业转型升级,对新区长远发展的极其重要意义。
新区人高度重视,成立了由管委会主任杜宇任指挥长、党工委书记郜小方任政委的项目指挥部,负责项目推进工作的总体指挥。要求各职能部门掌握情况,摸清底子,倒排工期,明确工作完成时限,强化责任落实。在地面附着物清点和补偿款兑现的3天时间内,杜宇曾两次深入项目涉及的周平陵村进行现场指导。纪工委书记刘春明、管委会副主任崔春杰更是每天坚守在一线,和文苑办事处、周平陵村两委会干部一道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清点和兑付顺利进行扫清了障碍。
部门联动
由于村级换届工作刚刚结束,周平陵村内积聚了一定的矛盾点,在清点、兑付过程中,新区各相关职能部门紧密联系,协调合作,为工作的圆满完成提供了有力保证。文苑办事处党工委书记梁林红带领6名机关干部吃住在村。他们牢记要有“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和“争一流”的使命感,顶着寒风到农户家讲政策、讲法规,不厌其烦地做征地户的思想工作。当得知村内因部分别有用心人员利用假冒土地政策文件煽动不明真相群众阻挠补偿款兑现的情况后,他们立即与新区国土建设环保局取得联系,及时就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了宣传、辟谣,使群众思想得到稳定。
此项工作开展伊始,高新派出所便决定由领导带队,抽调4名民警,成立了项目服务环境保障小组,对发现的恶意阻挠项目进驻行为进行及时处理。新区财政局派出2名专业人员到文苑街道现场办公,主动与区相关部门联系,克服部分单位双休日休息的困难,保证了补偿资金的及时到位。当社会事业局得知辖区公办教师史某因各种理由不领取补偿款的情况后,局主要领导亲自出面进行沟通、协调,最终史某顺利领取补偿款。
利益撬动
土地补偿的关键是让老百姓的利益得到充分保障,对此,新区强化宣传发动,通过广播、召开相关会议、干部入户交流等多种宣传形式,使群众认识到项目是改善民生、提高生产生活水平的“大利益”;推行政务公开,全面公开省、市征地拆迁法规政策、补偿标准,使相关政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对出现部分村民的贫瘠土地两亩折合一亩包赔情况,指挥部工作人员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终使相关家户领取了补偿款,并将领取补偿款情况进行了公示,真正做到了让征地拆迁“见得阳光、晒得太阳”;加强释疑解惑,对被征地群众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具体困难和问题,有针对性地召开座谈会,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进行耐心解释,消除疑惑,稳定情绪。由于工作措施到位,仅短短6天时间,项目所涉及的2个村66户的赔青款发放工作已基本结束,发放附着物和土地补偿款共计500余万元。
“这是新区人的奉献,这是新区人的热诚。新区人的精神鞭策着我们加快施工,早日投产。”这是记者在工地采访时听到最多的话。的确,正是新区人“抢的意识、争的劲头、拼的勇气、火的激情”,正在创造着一个“奇瑞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