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党报热线 上一版3  4下一版
图片新闻
电信服务申诉居高 持卡消费纠纷增多
媒体搭平台 车展走基层
网上祭奠诉哀思
4月7日,来为贫困山区人民捐赠衣服吧!
抢出市场
抢出先机
守住我的“小太阳班”
2012别克3D汽车公园即将亮相焦作
V3菱悦市区穿越节油挑战赛完美收官
精心 精细 精到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4月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网上祭奠诉哀思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本报记者 李 秋

  “爷爷,小时候我经常问妈妈,您去哪儿了,妈妈总说您在一个叫天堂的地方,如今您在天堂一切可安好,我们永远怀念您……”3月31日下午,因为工作无法回四川给爷爷扫墓的春儿打开电脑在网上表达了对过逝爷爷的哀思。如今,像春儿一样,许多不能回故乡扫墓的人,开始选择这种“低碳”环保、文明方便的网上祭奠方式,用以寄托对逝者的思念和哀悼。

  今年29岁的春儿长年在焦作打工,去年开始,她尝试在网上寄托对爷爷的哀思。她说:“这样的祭奠很私密、很自我,是适合我的方式。虽然网络是虚拟的,但纪念的心情却是真实的。在网上,我可以无拘无束地和爷爷说话。”

  作为焦作市城区唯一一个合法公墓——市凤凰山陵园从2009年5月1日起,专门在网站上开辟了网上祭祀栏目,目前访问量已有7万余次,留言达3000余条。该陵园负责人告诉记者,网祭与传统的扫墓区别在于,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在网上为逝者建立个人纪念馆,将逝者生平事迹、相册、作品等在网上传递。这位负责人说,清明扫墓这一民俗,在网络世界可以得到创新继承。由于这种祭祀方式运用了现代化手段,祭奠显得更加文明,内容也更加丰富,必将受到越来越多市民的青睐。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