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书记路国贤在全市对外开放暨招商引资工作动员大会上讲话。 本报记者 赵耀东 摄
省商务厅厅长李清树在全市对外开放暨招商引资工作动员大会上讲话。 本报记者 赵耀东 摄
市委副书记、市长孙立坤与省商务厅厅长李清树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本报记者 赵耀东 摄
对外开放:勇当经济转型排头兵
本报记者 王 言 实习生 张轶男
对外开放关系焦作前途命运!
过去的成绩离不开对外开放,今后的发展更要紧紧依靠对外开放。
建设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对外开放如何担当更大责任,实现更大作为?
昨日上午,我市召开对外开放暨招商引资工作动员大会,吹响了以对外开放引领转型升级的号角!
回眸2011年,成绩可圈可点
捷报传:我市被省政府授予“全省对外开放工作优秀省辖市”称号,进入全省对外开放第一方阵。
据测算:2011年,全市引进境内外资金、消费、出口合计拉动GDP增长近9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不断提高。
且看——
招商引资成效明显。全市新批外商投资企业9家,实际利用外资4.88亿美元,居全省第五位,增长69.14%;实际利用省外资金282.8亿元,居全省第六位,增长47.5%;实际利用市外资金710.4亿元,增长55.8%。
对外贸易持续增长。全市进出口总额实现25.44亿美元,居全省第二位,增长46.1%。其中,出口实现15.63亿美元,居全省第二位,增长48.1%;进口实现9.8亿美元,居全省第四位,增长43.1%。
对外交流合作全面加强。重点推进了与中国兵装、修正药业、厦工机械、奇瑞汽车等企业的深度合作。市商业银行与港中旅集团在全省率先实现城市银行与央企战略合作,引进了广发银行、山西证券、广发证券。实施国际科技合作项目18个、引智项目70个。成功举办第六届中国·焦作国际太极拳交流大赛,组团参加中原经济区文化港澳行、祖国宝岛行和韩国行等一系列文化经贸交流活动,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被批准设立,进一步搭建了对外交流合作平台,提高了对外知名度和影响力。全市对外经济技术合作新签合同额1910万美元,实现营业额2071万美元,增长84.7%;外派劳务人员3575人,增长51.87%。
分析当前的形势,有压力更有动力
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将开放改革作为做好今年经济工作的“四个着力”之一,市政府将对外开放作为今年政府重点推进的八项工作之首,足见对外开放工作的重要性。招商引资是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的重头戏,是一项全局性工作,是一项打基础、增后劲、管长远的工作,要达到一举应多变、一招求多效的效果,就要求我们必须投入足够的人力、物力、精力抓好这项工作。从当前形势看,内外环境复杂严峻,需求不足正在凸显,下行压力逐步加大,要保证我市经济发展走在中原经济区前列,保证我市经济转型在全省起到示范作用,没有一大批重大招商引资项目作支撑是很难做到的。但是,我们更应该看到国际国内经济格局大调整、国家宏观经济调控向好、新一轮国内产业转移、建设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以及我市自身发展良好势头为我市对外开放招商引资工作带来的重大机遇。只要我们立足优势,抢抓机遇,坚定信念,乘势而上,克难攻坚,务求实效,就能开创对外开放招商引资工作新局面,就能实现焦作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展望2012年,我们信心满怀
今年全市对外开放招商引资工作的主要目标是:全市实际利用外资5.4亿美元,增长20%以上。实际利用市外资金852亿元,增长20%以上;其中,实际利用省外资金339亿元,增长20%以上。实现进出口总额30亿美元,增长18%以上;其中,实现出口18.4亿美元,增长18%以上。
为完成以上目标,今年要重点做好以下七个方面工作:
一是强力推动产业集群招商和产业链招商。重点围绕做大做强装备制造等高成长性产业,改造提升铝、化工、食品等传统优势产业,培育发展生物制药、新材料、新能源等先导产业,研究制订全市产业集群招商指导性发展规划。在装备制造业方面,依托厦工机械、中国兵装等企业,积极引进配套生产商,重点实施厦工二期及配套产业园、中国兵装焦作装备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加快装备工业向成套化、集聚化的产业格局转变。在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方面,依托奇瑞汽车、中轴、中内配等企业,积极引进国内外高端汽车零部件企业及配套企业,加快推进奇瑞汽车焦作发动机基地、中国兵装汽车桥箱等项目建设,做大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在铝工业方面,依托中铝、万方铝业、沁澳铝业等企业,重点加强与知名铝加工企业的联系对接,积极引进工业用、航空用等高端铝型材生产厂家,完善铝工业链条,打造国家铝工业基地。在化工产业方面,依托焦煤集团、昊华、多氟多、佰利联等企业,引进煤化工、精细化工等项目,提高产业层次和产业集中度,打造煤盐化工基地。在生物制药方面,依托健康元、广济药业、修正药业等企业,重点引进成药生产企业,完善生物制药产业链,打造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在新材料、新能源等先导产业方面,依托中国兵器、卓立烫印、合晶科技等企业,加快焦作光电产业园、卓林数码新型特种专用薄膜、和晶科技有机硅等项目建设,形成先导产业生产规模,培育产业集群。各县市区要根据自身产业特点和比较优势,选择1~2个主导产业作为突破口,瞄准行业龙头企业实行重点突破,培育一批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依托产业集群的龙头项目和骨干企业,认真研究上下游配套产品,大力引进上下游配套企业,发展壮大产业集群。
二是着力招大引强。围绕我市经济转型、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规划谋划一批科技含量高、投资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重大项目,完善全市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库。紧盯世界500强,国内500强,央企、省企和行业龙头企业,大力引进战略投资者。进一步加大与央企的对接力度,全面落实与央企已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争取再引进和实施一批重大合作项目。
三是办好办实招商引资重大活动。今年,我市将重点办好针对环渤海地区、珠三角地区、海西地区和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合作洽谈活动,组团参加第七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第十六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第十四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等一系列国家级、省级招商活动。
四是不断加强招商引资载体建设。进一步加大焦作新区及各产业集聚区建设力度,按照“四集一转、产城互动”要求,突出主导产业培育,着力增强规划引导、产业支撑、集聚发展、要素保障、自我发展、综合承载能力,打造引领经济转型、增强竞争优势的重要载体。创新园区管理模式和运营机制,通过委托管理、投资合作等多种方式,与境外和沿海发达地区共建产业园区,发展共建共享的“飞地经济”。充分发挥产业集聚区、特色产业园在招商引资中的主要载体作用,依托10个产业集聚区、中心城区十大工业特色产业园及县域十大特色产业集群,大力承接境内外重大招商项目,引导产业向园区集中,各类产业集聚区利用外来资金的增速和经济增长速度要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以上。积极推动焦作高新区升级为国家级高新区,支持产业基础较好且达到一定经济规模的产业聚集区升级为省级开发区。焦作海关及特殊监管场所开关运行,积极申报综合保税区,提升综合服务能力。
五是积极开展招商引资项目落实年活动。按照“谁签约、谁负责、谁跟踪”的原则,由重大活动承办、牵头单位负责跟踪落实,重点加大对2011年以来我市举办或参加的重大招商活动签约项目的跟踪问效。上半年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招商引资签约项目大回访活动,将签约项目落实情况纳入各级政府重点督察范围,实施重大项目落实情况督察通报制度,重点对各级各类招商引资活动中签约的1亿元以上重点项目进行督察通报。将签约项目合同履约率、资金到位率、项目开工率列为招商引资工作考核重要内容,对项目落实好的县市区进行表彰,对落实差的进行通报批评,甚至问责。
六是不断拓宽开放领域。扩大服务业、现代农业、社会事业、基础设施和城乡建设等领域对外开放,推动开放向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延伸,加快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加大服务业、现代农业开放力度,全面推进社会事业领域对外开放,深入推进基础设施及城乡建设招商引资创新。
七是持续提升外经贸发展水平。认真研究国际市场需求变化和沿海发达地区出口企业战略调整动向,结合我市政策优势、产业优势和生产要素优势,有针对性地加大推介洽谈力度,引进产业链条长、出口带动能力强的重大项目。做大做强皮草国家级出口基地和汽车零部件省级出口基地,重点支持高新区河南省国际服务外包基地建设,鼓励和引导我市化工、电力、水泥、造纸、机械制造等有比较优势的企业走出去,在境外建立生产基地。
全市对外开放暨招商引资工作动员大会。 本报记者 赵耀东 摄
焦作市2011年度
对外开放工作先进单位
和先进个人名单
一、对外开放工作先进单位名单
(一)对外开放工作优秀县市区
武陟县 焦作新区 山阳区
(二)对外开放工作先进县市区
博爱县 修武县 解放区 中站区 马村区
(三)服务对外开放先进单位
市发展改革委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市商务局
市财政局
市国土资源局
市工商局
焦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焦作外汇管理局
二、对外开放工作先进个人名单
焦 培 贾书田 李丽明 姚国强 程 霞 梁烟丰
王 萍 王创利 尚晓红 裴军利 千宝星 毛克祥
殷玉敏 张庆军 闫武生 金 茹 张 宁 张攀科
原如峰 杨 林 元蔚峰 杨 波 刘平安 曹红斌
陈振阳 卢小乐 丁冬至 李廷龙 程红利 常克兵
黄公顺 郭丽敏 薛生利 刘东林 谢运升 谢长虹
杨 波 高 健 张海涛 田茂盛 穆毅民 牛保和
苗春平 梁海利 刘海霞 毋艳珲 张金生 孙洁迪
林守国 陆伟华 杨含岭 李英豪 丁玉玲 冯长利
宋伟峰 王群芳 刘佳凯 秦 磊 王 言 彭帮森
李玉宏 陆 旭 王振营 胡 晓 姬利敏 岳黎明
冀中胜 马志军
我市扩大对外开放再出实招
出台相关实施意见,至2015年,全市实际利用境内外资金超1600亿元,进出口总额超50亿美元
本报讯(记者王言 实习生张轶男)记者从昨日召开的全市对外开放暨招商引资工作动员大会上获悉,为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全面推进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我市出台《关于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指出,我市对外开放的总体要求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若干意见》、《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焦作市建设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总体方案的通知》精神,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带动战略,统筹经济和社会事业全面开放,以招商引资和承接产业转移为重点,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集聚集群发展为方向,以引进重大项目和龙头企业为抓手,科学谋划,积极作为,提升水平,拓展领域,区域联动,扩大优势,健全机制,促进转型,推进开放型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建设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提供强大活力支撑。
主要目标是:经过“十二五”时期的努力,全市开放型经济主要指标居全省前列,对外开放度明显提升,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进一步完善,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更具活力、更具吸引力、更具辐射力、更具竞争力的内陆开放高地基本建成。2015年,全市实际利用境内外资金超1600亿元,进出口总额超50亿美元。
《意见》指出,要突出重点,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
一是以产业招商为重点。围绕发展壮大装备制造等高成长性产业,改造提升铝、化工、食品等传统优势产业,培育发展生物、新材料、新能源等先导产业,逐行业梳理论证,绘制产业链图谱,整合提升产业链,大力开展延链和补链招商,补齐缺失链条,补强薄弱链条,提升关键环节,完善配套能力,增强市场竞争力。坚持龙头带动、基地支撑、高端突破,突出整机制造,主动承接关联和配套产业转移,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做优工程机械、造纸机械、矿山机械、制动机械、粮油机械等特色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培育机械产业集聚中心和技术创新中心,打造国家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依托国家汽车零部件特色产业基地和河南省汽车零部件出口基地优势,按照“零件—部件—总成—系统—整车”的思路,坚持以零促整,向系统模块化方向发展,实施发动机、车桥、自动变速箱等关键零部件项目,积极引进整车制造企业,做大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依托豫北铝工业基地,积极引进铝深加工企业,着力构建板带坯料—铝板带箔、铝合金—压铸件、铝合金—高档型材三大铝精深加工链。加快引进煤化工、精细化工等项目,提高产业层次和产业集中度,形成科技含量高、国际竞争力强的化工上下游产业链,形成循环经济产业链,打造煤盐化工基地。依托怀药优势,重点引进成药生产企业,完善生物制药产业链,打造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各县市区要根据自身比较优势和产业特点,按照成长性最好、竞争力最强、关联度最高的要求,选好主导产业,突出关键环节,集中要素资源,完善支撑条件,延链补链引进,集群集聚招商,迅速做大特色产业集群规模。
二是着力招大引强。紧盯世界500强、国内500强、央企省企和行业龙头企业,加强对其产业布局、投资趋向跟踪研究,主动对接,建立重要客商资源库和知名企业信息库,建立完善重点客商跟踪制度,完善全市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库。选择有合作意向的大企业、大集团,分行业成立专门的招商小组,重点联系、重点推介、重点跟踪,争取再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投资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全面落实与央企已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推动实施一批重大合作项目。密切与已入驻外来投资企业的联系,推动更大规模和更广范围的战略合作,放大二次招商效应。力争到2015年,再引进10家国内外500强企业、5个央企合作项目。
三是提高招商实效。确定重点招商区域,根据不同地区的产业特点和转移趋势,有针对性地开展招商引资。面对珠三角地区重点招引高加工度及家电、电子、铝深加工、新型建材等产业,面向长三角地区重点招引装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高水平印染、纺织和服装等产业,面向海西地区重点招引装备制造业、食品、鞋业、轻工等劳动力密集型产业,面向港台和京沪地区重点招引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电子、精细化工。不断创新招商方式,把以政招商和以商招商相结合,“请进来”招商和“走出去”招商相结合,大活动招商和小分队招商相结合,传统优势招商与创新优势招商相结合,提高招商活动实效。
四是加强开放载体和平台建设。充分发挥焦作新区和产业集聚区载体作用,依托各类产业集聚区和特色产业园区,大力承接境内外重大招商项目,构建特色产业集聚区,打造一批环境优良的承接转移载体。创新园区管理模式和运营机制,探索委托管理、投资合作等方式与境外和沿海发达地区共建产业园区,发展共建共享的“飞地经济”,实行税收分成,带动我市就业、技术进步和相关配套产业的兴起,加快推进产业集聚发展,形成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经济模式。各类产业集聚区每年利用外来资金的增速和经济增长速度均要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以上。在焦作新区规划建设国家级承接产业示范区。力争到2015年,全市新设立3个境外招商工业园,建立2~3个省级对外开放示范产业集聚区。加大焦作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力度,积极推动焦作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升格为国家级高新区。加快规划建设焦作新区中心商务功能区和城区特色商业区,作为服务业招商引资承接载体;力争到2015年,市区形成1个中心商务功能区,市区和纳入城市组团的县城分别培育1个特色商业区。加快焦作海关建设,探索建立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深化与天津港、日照港、连云港等港口的合作,创新监管模式,提高通关效率,推进我市口岸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
五是加快对外经贸发展步伐。大力引进出口型项目,积极承接沿海发达地区加工贸易转移。加快出口基地建设,力争皮草、汽车零部件基地成为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精细化工、装备制造和生物制药企业成为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企业型示范基地。加强自主创新和出口品牌建设,鼓励企业争创国家级、省级出口名牌。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吸引国际国内知名服务贸易、服务外包企业入驻,加快建设省级国际服务外包基地。鼓励和引导优势产能和产业走出去,拓展新的发展空间。鼓励企业通过以工程换资源、以项目换资源方式开展互利合作,在境内外建立紧缺资源供应基地。推动优势企业承揽大型境外工程项目,带动设备和技术出口。
六是深化区域合作。充分发挥我市支撑核心区、联动豫西北、对接晋东南的区位优势,积极推动与郑州融合发展、与豫西北板块协作联动发展、与晋东南地区合作发展,推进产业、能源、交通、文化旅游、现代物流、生态建设等领域深度合作,形成区域携手共进、发展双赢的大格局。
《意见》指出,要拓宽领域,实施全方位对外开放。
一是加大服务业开放力度。加快中心商务功能区和特色商业区建设,吸引国内知名企业分支机构、运营中心和企业总部入驻,以总部经济、文化旅游、现代物流业为重点,推动服务业集聚发展。推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突出“山水焦作”、“太极故里”两大品牌,吸引境内外战略投资者参与我市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谋求高层次合作,延伸文化旅游产业链条,培育具有国际水平的文化旅游企业品牌,同时推动文化旅游与工业、农业、体育、医疗保健、科技、信息等产业融合发展。积极引进境内外知名专业文化公司,发展演艺、娱乐、文化创意、网络文化、动漫游戏等产业。积极引进境内外大型物流企业,大力发展汽车零部件、煤炭、食品冷链、装备、化工、粮食和保税等专业物流,建立总部基地或营运中心,推进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试点、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等重点物流项目建设,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互动,建设区域性现代物流中心城市。吸引境内外银行、证券、保险、信托、财务公司和各种基金、金融中介组织等在我市设立区域性总部、功能中心、中后台服务中心和分支机构,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全面提升金融服务能力。
二是加快现代农业对外开放。鼓励外商采取多种方式开发建设现代农业项目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开发项目。积极引导外商投资从农产品加工领域向农业综合开发领域延伸,从农业生产领域向农业社会化服务领域延伸。围绕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建立农业招商引资项目库,大力引进境内外大型农业集团,推广现代农业先进技术,积极发展农业生物技术和创意农业,提升农业科技自主创新水平,推动农业集约化、标准化、组织化、产业化建设。
三是鼓励境内外资金参与基础设施及城乡建设。加大基础设施引资力度,吸引境内外资金投资交通、能源、水利、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多元化投资、产业化经营,推动铁路网、公路网、能源网、水利网、生态网、信息网“六网”建设。探索建立公益性基础设施和商业性基础设施开发相结合的公商协同、以商补公长效机制,引进境内外资本参与焦作新区、旧城改造、新型农村社区、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以及城乡公共交通、生态环保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创新投融资机制,综合运用捆绑开发、产业基金、股权融资、债务重组、公私合作、建设—运营—转让、融资租赁等模式,扩大基础设施和城乡建设融资规模。
四是加快社会事业领域开放步伐。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对非公益、非基本领域内的社会事业,引入市场机制,消除市场壁垒,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广泛开展对外科技合作与交流,积极引进境内外科研机构、知名高校、大型企业集团等在我市建立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加强研发平台建设;依托我市科研机构、高校和骨干企业对外开展科技合作研究,以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带动产业升级和先导产业发展。推进教育多层次对外开放,吸引境内外知名高校在我市设立分校或创办合作办学机构,提高教育国际化水平;推动境内外资金投资兴办学前教育、职业教育以及建设培训、实训基地,建立主体多元、结构合理、形式多样的合作办学体系。积极推进医疗卫生对外开放,引进境内外资金成立医疗机构,建设区域性医疗中心、高水平综合医院或专科医院。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兴办养老服务和残疾人康复机构。
《意见》指出,要创新机制,为扩大开放提供保障。
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对外开放工作摆在带动全局的战略高度,建立党政齐抓、部门协作、各级联动、要素倾斜、全社会参与的对外开放新格局,为扩大开放提供坚强保障。要健全领导体制,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加强联动协作机制,强化要素保障机制,完善服务体制,完善激励督察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