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金桂香
本报通讯员 李海军
新学期招生工作还未开始,就传来一个消息:听说今年她要接一年级,她爱岗敬业是出了名的,教学可有一套了……这一消息不胫而走,许多家长慕名而来。她是市优秀教师,曾先后被评为中站区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和优秀共产党员;她是中站区第十一届人大代表;她在中站区首届“知荣明耻”好少年评比活动中获优秀辅导奖。她,就是中站小学教师许晓春。
26年前,年仅18岁的许晓春踏上了教师这个岗位。近年来,她在语文教科研方面取得了优异成绩:她执教的《硕果累累》一课在学科优质课评选中获市二等奖;撰写的论文《新课改下如何实现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获市一等奖,另有《爱,让孩子更自信》、《同学情深》等多篇论文获市级奖。
许晓春始终认为:爱心是伟大的,是教师的天赋,是开启孩子心灵之门的钥匙。亮亮是她班里的学生,父母离异后,跟父亲一起生活,在托教部周托。由于缺少关爱,亮亮常常不守纪律,也不做作业。看到这一切,许晓春就经常关心他、爱护他,并为他补课。她还多方联系他的父母,劝说他们关心孩子,给孩子应有的关爱。在她的帮助下,亮亮平时住在托教部,节假日由他的父母轮流照顾。得到关爱的亮亮像变了一个人似的,性格活泼起来,学习也努力了。
2010年,她担任一年级语文教学。为了提高语文教学成绩,她常常利用下班时间和节假日给成绩差的学生补课。班里有一名学生,比正常学生的年龄小一岁,接受能力较差,她每天下午放学后就为他补课。在她的帮助下,这个孩子的成绩有了很大进步,期末考试语文取得了100分。在2007~2008学年上期和下期中站区教研室组织的教育质量抽测中,她所教班级两次获得全区第二名。
许晓春深深爱着教师这个岗位,她正用青春谱写着美丽的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