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詹长松
“中站区治理北部山区生态环境,点多、线长、面广,相对于其他县市区来说难度大、困难多,但中站区委、区政府一定会迎难而上,不折不扣地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完成任务。”昨日,中站区北部山区生态环境治理领导小组副组长、副区长吴天广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中站区山区面积78平方公里,有页岩、黏土、白矸、矿石、硫磺等,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因此私采滥挖现象相对较多。多年来,该区龙翔街道办事处、许衡街道办事处沿山自然村工业、农业都相对落后,当地村民“靠山吃山”的思想根深蒂固。尽管此次开展北部山区生态环境治理工作困难重重,但吴天广认为,只要方法得当、措施得力,就一定能把这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好事做好。
吴天广说,我市开展北部山区非法采矿等破坏生态环境违法行为集中整治后,中站区一是成立了以区委副书记、区长王付举为组长的北山治理领导小组,国土、监察、公安、农林水利、工商等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二是成立了执法大队,建立了4个矿产资源检查站,每个检查站10人,配备检查车辆和相应设施,确保24小时不间断检查运输矿产品的车辆;三是构建区、办事处、村三级责任机制,区里将目标责任落实到办事处和村民委员会,实行目标管理,逐级签订目标责任书;四是构建长效联合执法机制,各成员单位要制定长期联合执法机制,形成有效打击非法采矿的合力;五是构建查处非法采矿奖惩机制,区政府定期或不定期进行督导,对打击非法采矿不力的要进行处罚,成绩突出的要进行奖励。
除此之外,吴天广还认为,有堵更应该有疏。中站区已积极协调劳动等部门,下一步对矿区农民进行劳动技能就业培训,并提供相应的工作岗位。“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斩断非法采矿的黑手。”吴天广感慨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