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谭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出,乐坛关注度最高的歌曲排行榜统计结果显示,爱情歌曲占93%,公益歌曲、励志歌曲占7%,爱国歌曲则一首都没有。上榜情歌中,体现积极健康爱情观的不到20%,大部分是无病呻吟、苍白空洞的内容。
为什么流行歌曲几乎都是爱情主题?这对青少年会有什么影响?上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与搜狐新闻中心,对4006人进行的一项在线调查显示,56.2%的受访者坦言当下流行的爱情歌曲总体质量差,其中28.9%的人认为“非常差”;仅8.8%的人感觉质量好。受访者中,“70后”占36.3%,“80后”占23.9%,“90后”占3.4%。
95.1%受访者感觉流行歌曲大部分都是爱情主题
调查中,95.1%的受访者感觉,当下流行歌曲大部分都是爱情主题。77.7%的人认为,当前流行情歌颇受青年欢迎。
为什么现在的流行歌曲都是爱情主题?调查显示,56.7%的人认为是“与整个情感孤独的社会背景有关”,53.6%的人觉得是由于“创作者为迎合市场,倾向于创作情歌”,36.7%的人指出是“创作者为迎合排行榜的评价口味,倾向于创作情歌”。
中国音乐家协会流行音乐学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金兆钧表示,爱情主题歌曲较多是因为从古至今,情歌一直是音乐发展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创作人对于生活其他方面关注不够。
知名乐评人郭志凯认为,爱情歌曲更容易被青年接受,走红几率很大。而创作其他题材歌曲难度较大,“最快的爱情歌曲创作,5分钟之内就能写完”。
业内人士:国内流行音乐的急功近利已让这个产业濒临崩溃
目前爱情歌曲存在哪些问题?64.9%的人认为是“无病呻吟,苍白空洞”,63.0%的人提出“经典情歌较少,很多都是短命情歌”,57.4%的人指出是“格调和取向呈庸俗化倾向”,47.4%的人表示是“文学美感度较少”,另有40.7%的人觉得是“内容单一,千篇一律”。
“这与目前急功近利的中国流行音乐产业有关。”郭志凯说,当前越来越多人拿音乐当生意,今天做完歌,明天就推广,后天走红就收回成本,赚完一把,之后就什么都不管了。
调查中,85.2%的受访者指出,现在不少爱情歌曲格调不高,甚至鼓吹一夜情、快餐式爱情、买卖式爱情,影响青少年成长。其中56.9%认为这种影响很大。
74.3%受访者建议创作更多公益励志歌曲吸引鼓励青年
公众希望流行歌曲更关注什么?调查中,排在前三位的是“励志”(76.1%)、“亲情”(69.7%)、“友情”(62.4%)。接下来还有“爱国”(52.8%)、“公益”(51%)、“社会现状”(38.6%)、“时事”(13.7%)。
调查还显示,74.3%的受访者建议创作更多公益励志歌曲吸引、鼓励、引导青年。
金兆钧认为,当下政府应尽快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给创作人合理的收益分配。要加大对流行音乐的监管力度,取缔不健康音乐及盗版行为,规范流行音乐市场。
郭志凯呼吁音乐从业者将“良心”二字写好。推出作品时应扪心自问,是否对得起良心。有了全体音乐从业者的支持,中国流行音乐才会有大作为。音乐不是生意,不是赚钱工具,也不仅是一种娱乐方式,音乐还是一门艺术,能给人的精神与心灵带来更多力量。
对于流行歌曲,调查中,66.2%的人希望强调音乐应源自心灵,用高雅作品去影响人;50.1%的人呼吁创作更多其他主题的歌曲;40.5%的人期待给予相应的引导政策;36.9%的人认为应鼓励更多创作者尝试其他主题歌曲。
(据《中国青年报》,本刊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