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苗中平
从事社区警务工作10年来,他始终坚持“把群众看大些,把自己看小些”的理念,主动推迟下班时间,手持小喇叭在辖区巡逻,提醒居民查看好自己的车辆、物品安全后,才放心回家,每天工作时间均超过12个小时;他建立以“丽园警务室”为网名的社区QQ群、飞信和微博,网友过千,发送各类公安宣传信息6万余条,网上互动2000余人次;他坚持社区警务创新,所独创的E网警务促和谐工作法、“红军报警器”等都受到各级领导及辖区群众的赞扬。他就是王红军,市公安局马村派出所丽园警务室社区民警,曾两次荣获省优秀人民警察、两次荣获市优秀社区民警称号,两次荣立个人三等功。
对于社区治安来说,只有搞好宣传,增强居民防范意识,才能降低发案率。为此,王红军采取很多创新的手段和方法,如建立以“丽园警务室”为网名的社区QQ群、飞信和微博,每周根据辖区和外地高发案件发案情况,编辑防范措施进行分类发送,平均每周发送信息1000多条,目前受教育群众达到5万人。
为增进警民感情,每逢节日,比如端午节,王红军会向居民送上甜甜的粽子;中秋佳节,他会向老人送上月饼。群众也为他的行为所感动,往往上午给他送一杯咖啡提神,中午会送来午餐,下午下班会向他道一声别。
王红军开拓思路,利用社区QQ群、飞信、微博及小区广播等开展“大走访”活动,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丽园超市在丽园警务室旁边,经常用广播播放菜价等信息,他由此突发奇想,与超市老板结合,利用广播每天循环宣传“大走访”活动、法律法规以及安全防范常识,共收集群众意见和建议30条,为群众办实事50件,受到群众的好评。
去年2月,王红军在走访中了解到东南街居民张某患上糖尿病,行走不便,无固定收入,与妻子离婚多年,带着15岁的女儿,仅靠亲戚资助和每月300元低保金维持生活,于是自己掏钱购买大米、食用油、猪肉等生活用品给其送去。
去年3月,王红军了解到东北街居民尚某于2010年大学毕业后,不慎将派遣证等手续丢失,户口没有着落,错失了多次招考公务员和招工的机会,于是积极与户籍民警和有关部门领导联系,并到有关部门查找有关手续,终于为其补办了户口。
去年3月11日,王红军在走访中了解到马村区老宿舍居民冯绍芝想寻找离散51年的弟弟、妹妹,此后一有时间就查找有关信息,终于在陕西渭南找到老人的弟弟、妹妹,并陪同老人前往渭南认亲。冯绍芝哽咽着对弟弟、妹妹说:“我找了51年,都没有你们任何音信。如果没有民警王红军跑前跑后帮我找,我真以为只能到九泉之下才会与你们团聚。多亏了王红军的帮忙,才有了咱一家人今天的团聚,红军真比亲人还亲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