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日前,笔者到山阳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采访,该区扎实的就业再就业工作给笔者的印象颇深:该区以充分就业社区、街道创建工作为契机,在一系列就业政策带动下,就业人数不断增加,就业结构更加合理。去年以来,全区新增就业人数5594人,完成市定目标任务124%;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2783人,完成市定目标任务174%;困难人员就业人数1142人,完成市定目标任务163%;转移就业908人,完成市定目标任务165%;政府购买公益性岗位安置299人,完成市定目标任务11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2%。
“就业是惠民之基。去年以来,山阳区认真落实各项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不断完善就业机制和服务体系,就业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较大的作用,也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了坚实的人力基础。”该区区委书记牛炎平说。
据了解,该区开展充分就业社区、街道创建活动,不断强化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建设。“这个岗位离家近,又没有门槛限制,工资待遇也不错……”家住山阳区龙源湖社区的董女士在社区设置的用工信息栏前对笔者说。为了进一步提升充分就业创建工作水平,该区深入开展了创新服务充分就业社区和充分就业街道创建工作。以创建工作为抓手,通过开展各种创建载体活动,不断夯实基层工作基础,优化服务功能,提升服务水平,在进一步巩固和扩展充分就业示范社区创建成果的同时,促进全区就业工作再上新台阶。截至去年年底,该区成功创建创新服务充分就业社区9个,申报市级充分就业街道7个。
该区在广泛开展就业援助活动的基础上,不断深化困难群体就业帮扶。为了重点帮扶就业困难群体、大中专毕业生、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复转军人四类人群实现就业,该区组织开展了“春季就业援助活动”、“就业援助月活动”、“春风行动”、“送岗位、送技能下乡活动”、“集聚区失地农民就业援助服务”、“民营企业招聘周”、“集聚区企业与失地农民岗位对接活动”、“富士康招工服务”等一系列就业专项援助活动。同时,该区结合本区产业特点和劳动者的实际需求,举办了风味小吃、美容美发、服装加工等专业技能培训班,进一步增强了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截至目前,该区先后举办了“送岗位、送技能”、SYB创业、“订单式、定向式”培训52期,共培训各类失业人员2008人,实现就业1511人;开展“订单式、定向式”培训1323人;帮助200名创业人员办理了小额贷款手续,贷款金额达1000万元。
“下岗失业人员是困难群体,政府必须帮扶他们实现再就业。”该区区委副书记、区长王玲说。该区以服务促进就业,以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为切入点,不断拓宽城乡公共就业服务功能,为用人单位和求职人员搭建双向选择平台;积极开展前移就业服务业务工作,在集聚区涉及的占地村建立了就业服务站点,为企业和失地农民提供“招工、培训、就业”一站式服务,并为下岗失业人员、进城农村劳动者和高校毕业生等登记失业人员免费开展政策咨询、求职登记和职业介绍一条龙服务。同时,该区还不断加大公益性岗位开发和管理工作力度,解决和安置失业人员,对零就业家庭人员和就业困难人员实行托底安置。
(郭建文 田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