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全球环境意识的增强,包括我国在内的多个国家都在积极地探索防治沙尘暴的新途径。
目前全球陆地面积的四分之一遭到沙漠化的危害,世界上共有四大沙尘暴多发区:北美、澳大利亚、中亚以及中东地区。
美国:“天地结合”降沙尘
北美洲的沙漠主要分布于美国西部和墨西哥北部。在与沙漠接壤的荒漠干旱区,沙尘暴时有发生。20世纪30年代,美国西部大平原发生了一场特大的沙尘暴,被称为“黑风暴”。在这场沙尘暴中,大平原损失了3亿吨的肥沃土壤。浩劫之后,几百万公顷的农田废弃,几十万人流离失所。许多人被迫向加利福尼亚迁移,引发了美国历史上最大的移民潮。
为了控制大平原的土地荒漠化和沙尘暴,美国进行了一场旷日持久的生态保卫战。美国治理沙尘暴最大的招数是:“天地结合”,将天气预报和地面治理结合起来。每次强风到来之前,气象部门提前48小时准确预测强风的行走路径,然后在其经过地区对裸露的耕地进行喷灌,使之湿润结实,切断风沙源。
澳大利亚:围绕牧场治沙
澳大利亚的土地荒漠化主要体现在草场的退化上,因此,澳大利亚对沙尘暴的治理主要围绕牧场来进行。澳大利亚对牧区治沙,严格实行轮牧。此外,为了防止羊群将草连根拔起,破坏植被,澳大利亚政府还大力推行圈养,通过割草圈养牲畜保留了草根,也就起到了固沙的作用。
澳大利亚养畜非常严格,养什么、养多少不是由农场主自行决定。澳大利亚政府每年都要对各牧场作一次普查,以确定次年的载畜量。在同一个畜群里,牛、羊的数量搭配也是经过科学测算的,从而达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
中东:斥巨资绿化城市
为了保护脆弱的生态环境,中东各国根据各自不同的情况采取了一些沙尘暴的防治措施。
制定禁止开垦牧场的法律法规,建立牧场保护区。目前,仅在叙利亚和约旦,这种牧场保护区就超过60个,但是这些计划大多没有显著效果,牧场还在继续恶化。
斥巨资绿化城市,这主要聚集在盛产石油的海湾国家。像多哈、迪拜等城市,绿化都非常好,而绿化和护理费用也是不菲,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海湾国家每一块绿地就是一块黄金。
节水保护生态,这主要是在以色列。与海湾国家不同,以色列不盛产石油,但这个沙漠国家利用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尖端的农业技术,大力推行滴灌等节水技术。
健 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