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高小豹
见习记者 王水涛
一位20岁左右的女士在市客运总站出站口附近焦急地向在这里等客的的哥询问着什么,不一会儿,附近的五六个的哥都聚集到这个年轻女士的周围,有的的哥与这位女士交谈着,有的的哥则在拨打电话。这是4月6日16时许发生在市客运总站出站口的一幕。
乘客与的哥发生纠纷了吗?
不,原来这位女士上午在这里乘坐了一辆出租车,却把包忘在了出租车上,只好返回向等客的的哥寻求帮助。几个的哥打了一会儿电话,找到了这位女士乘坐的那辆出租车现在的位置。随后,这位女士按照的哥的指引去寻找自己丢失的包。
在这位女士离开后,的哥们又开始招揽乘客了。每当乘客出站时,他们都会上去询问是否乘坐出租车,没有拉到客人的的哥则会三三两两地聊天,等待下一批出站的乘客。
这只是的哥每天生活中的一个小片段。在市客运总站外,记者见到了正在等待乘客的的哥李治国——35岁的李治国从2005年开始跑出租,如今已有七八个年头了。
“你每天要跑多长时间的车?”记者问李治国。
“每天7时出车,18时左右才回家。”李治国轻描淡写地说。
“中午怎么吃饭?不休息一会儿吗?”记者追问。
“一般都是在大街上随便吃点儿,有时候忙起来根本不可能在饭点吃饭,更别说中午休息了。”李治国说。
由于开车长时间坐着以及没有固定的吃饭时间,李治国开出租车两三年后患上了腰病、胃病及颈椎病。除了身体上的疾病,对于家庭、孩子的亏欠,让李治国更为愧疚。对于他来说,根本没有节假日和双休日。“节假日正是人多的时候,能多拉几趟活呢!”李治国说,“真累了就歇一歇,也会休息半天或者一天,不过一年下来休息的时间绝对不超过一星期。”
由于很少休息,李治国没有时间陪孩子出去游玩。每当节假日,看到别的小朋友在爸爸的陪伴下玩耍的时候,李治国的孩子也想让爸爸陪着,但李治国没有时间陪他们。说起对孩子的亏欠,记者看到李治国的眼睛有些发红,脸上露出愧疚的神色。
谈到开出租车的感受,“辛苦”是这些的哥最常用的一个词。“油价上涨后,每个月少挣1000多块钱,全家人的生活来源就靠我一个人的收入,平时就更不敢休息了。”有几位的哥对记者说。
被采访的几位的哥纷纷表示,虽然工作辛苦,但是让他们更难受的是非法运营的出租车以及三轮车的恶性竞争。他们希望有关部门加大对非法出租车及三轮车治理的力度,净化出租车市场,让市民能够安心乘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