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我们想到的他们都想到了,我们没想到的他们也想到了,人家马村区的服务质量和态度真是没得说!”日前,位于马村区的彪马车轮制造有限公司负责人刘孝宏由衷地说道。
近年来,该区在“工业强区”战略实施过程中,坚持把转变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作为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积极推行前置服务,延伸服务触角,创新服务方式,有力推动了工业经济快速发展。
大力推行前置服务,由过去的“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该区专门成立了企业服务领导小组,实行县级干部和职能部门分包企业制度。该区区委书记林宪振,区委副书记、区长孟令武多次率领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到规模以上企业和重点建设项目进行实地调研和现场办公,广泛征集意见和建议,解决实际困难。其他县级干部坚持定期深入企业调研,了解企业经营状况,听取企业意见和建议,助推企业发展。同时,该区将职能部门为企业服务情况纳入考核指标体系,年终由企业为各涉企职能部门打分。此举有效提高了职能部门服务企业的主动性。另外,该区还设立了企业服务热线,建立了企业反映问题及诉求的最直接通道,使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都能在第一时间得到解决。
在为规模以上企业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该区积极延伸服务触角,将成长性强、前景好的非规模以上企业纳入服务范围,全面掌握企业动态,帮助企业做大做强。首先,该区从搭建融资平台入手,通过组织召开多种形式的银企对接会、见面会,大力推进银企对接,缓解企业资金紧张的局面。去年,全市各大银行对该区部分中小工业企业签订合同贷款1.18亿元,授信3.75亿元,有效保证了企业资金链的运转。其次,积极帮助企业改善用工需求。该区通过举办专业技术工人和一般工人招聘会,为企业招聘技术工人800余名,帮助企业解决了劳动力缺乏的困难。第三,该区以服务企业为基准,建立和完善规范性工作流程,大力优化经济发展环境。
为了提高企业服务实效,该区大力创新服务方式,实行重点企业网络直报制度,狠抓工业经济预警监测,随时掌握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和有关财务指标,及时进行整理汇总,定期进行客观全面的运行分析。同时,该区建立了企业问题台账,对排查出的问题分类造册,及时召开企业服务联席办公会,集中分析解决企业运行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明确责任单位和相关责任人,要求承办单位限期进行解决。今年第一季度,该区共收集、采纳企业意见和建议26条,为企业解决各种困难和问题14个。去年以来,该区共向职能部门交办问题51个,已办结42个,办结率达81%。在此基础上,该区将引导企业调整产业结构作为服务重点,摒弃过去只注重数字不注重民生、只注重生产不注重环境的发展模式,鼓励企业拉长产业链条。彪马车轮公司由于厂区面积小,影响企业产能扩大,该区积极为该企业新上项目重新进行了选址。眼下,该企业已分别完成了5个车间的建设。此外,该区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带动企业产品上档升级。目前,该区东星碳素和星鹏铸件2家企业通过了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认定;健康元公司被认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孙永伟 王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