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去年以来,武陟县积极调动各方资源,采用有力措施,切实维护困难群众合法权益,积极化解矛盾纠纷,全面提升法律援助服务社会水平。
2011年,该县县委、县政府把法律援助纳入“为民办实事”民生工程,纳入《武陟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平安武陟建设纲要(2011~2015)》,县委政法委制订了《平安武陟建设纲要(2011~2015)法律援助工作实施方案》,积极推行应援尽援。
在提高经费保障能力方面,该县建立了法律援助经费动态增长机制。2009年以来,该县的法律援助经费总量逐年提高,目前达到10.5万元。
在加强基础设施和业务装备建设方面,该县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标准化接待室、值班律师办公室、受理点等场所建设,改善设施条件,提高接待能力,使服务更加便民。2012年,该县着眼服务民生,对老弱病残等有特殊困难的群众提供电话申请、邮寄申请、上门受理等服务,逐步推行网上受理法律援助申请,给困难群众提供更加及时、快捷、高效的法律服务。
为了实现由律师履行义务向择优提供服务转变,该县积极推行“点援制”,制作“点援册”,将全县律师的照片、简历、擅长的业务领域都在“点援册”上载明,通过办公场所、网络等途径向社会公开,让受援人员自主选择律师为其提供服务。目前,该县在14个乡镇建立了法律援助工作站,在367个行政村设立了法律援助联络员,构建了遍布城乡、覆盖全县的法律援助工作网络。此外,该县还在应援尽援上下工夫。一是规定只要符合经济困难标准的,不论案件性质,一律实施法律援助;进一步扩大援助范围,将经济困难标准调整为最低生活保障线的2倍再上浮100元。二是便捷化受理,对农民工、低保人员、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村计生户的维权案件,不再审查经济条件和案件性质,实行先受理后补办手续,畅通维权“绿色通道”。三是亲情化服务,对行动不便的老年人、重病患者和残疾人提供上门法律援助,方便特殊群体维权。
(万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