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为了加快推进“三农”步伐,安排今年的农村工作,4月13日,沁阳市召开农村工作会议。该市领导陈敬如、魏新洪、唐自立、张沁山、李伟、孙菊梅等参加会议。该市市委书记陈敬如讲话,市委副书记、市长魏新洪主持会议。
陈敬如说,2011年,沁阳市农业农村工作取得了较快发展。一是农业现代化加快推进。水利工作全国领先,连续17年夺得河南省农业战线最高奖“红旗渠精神杯”;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小麦机收率达100%,玉米机收率达85.5%,全省领先;农村组织化程度持续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达328家,入社成员5100户,土地流转面积占全市耕地面积的15.8%,规模化经营水平和农业生产效率进一步提高。二是农村面貌明显改善。实施农村道路、农网改造升级、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安全饮水等工程,在全省108个县市中率先实现农村饮水安全村村通,农村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积极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袁屯新村建设受到焦作市委书记路国贤的充分肯定。三是农村公益事业和社会保障变化大。率先在全国试点推行县域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启动全国第一批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2011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9519元,分别比全国、全省平均水平高出2542元和3019元。
关于今年的农业农村工作,陈敬如强调,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现代化。要加快新型农业现代化发展,就必须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要从示范引领新型农业现代化的战略高度,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各种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让广大农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合作的优势,增强合作的信心,调动合作的积极性。为农户提供低成本、便利化的生产经营服务,促进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要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鼓励和引导农户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要加快农业发展,必须解决“人往哪里去”的问题,一方面要加快新型工业化、三产多元化进程,最大限度地安置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另一方面,要通过加快新型城镇化步伐,不断完善中心城区、小城镇的功能,吸引农民到城镇居住,最终实现全市农业从业人口只有1万人的目标,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会议还通过了《关于推进规模经营,示范引领新型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实施意见》,并对2011年度该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先进单位给予表彰奖励。
(张天然 李海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