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曾于今年3月27日在二版显著位置刊登题为《大山在“哭泣”》的报道,以图片加文字的报道形式,把当前我市北部沿山山体遭到严重破坏的真实情况直观地展现给广大读者。近日,记者从市北部山区生态环境治理工作领导小组了解到,打击非法采矿挖山工作已在全市全面展开。目前整治情况如何?昨晚,记者再次造访我市北部山区,对非法采矿挖山情况进行一次夜访。
20时,记者驱车来到中站区龙翔街道河口村,只见该村西边河道里及村北部原有的30多家各类采矿、采石加工点大多没有生产,只有少数几家还在正常生产,正在作业的工人看到记者到来,马上停止生产并上前阻止记者拍照,为了防止意外,记者只好离开。
20时40分,记者驱车顺着中站区龙翔街道往东前进,在距离该街道周窑村0.5公里处发现了一个石料厂,它位于路北,就在马路边,有传送带、石粉山,路边堆着如小山般连绵的石子堆,显示这是一个石料加工厂。该厂前有明显的汽车车轮印,说明不久前还有车辆在这里装货。在前往周窑村的路上,记者遇到了几十辆装载石料的车辆。每当拉石子或石粉的运输车驶过,在车灯的映照下,可见漫天粉尘,人仿佛置身雾里。
21时10分,记者又驱车前往该街道东张庄村,在距离该村村口100米的一个山坡上,可见一加工矿石的加工厂厂房内灯火通明,工人们正在热火朝天地生产,烟雾四处飞扬。
记者在返回途中发现一个奇怪现象,只见有些装满石料的车辆停在路边。记者下车询问一辆挂外地牌照车辆的司机。据他介绍:前面有一个流动检查站,他们现在不敢过,只有等到检查站的工作人员走后他们才敢通过。记者又问:为什么有的车敢走?他说,他们是外地来此拉石料的,不像当地车路况熟,可以东躲西藏避开检查站。
据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目前我市北山共有各类非法采矿、石料厂近600家。市北部山区生态环境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决心尽快将其全都关停。
图① 这家矿石加工厂正在偷偷生产。
图② 在这家石料厂前有明显的车胎印。
图③ 这家石料厂正在抓紧装车。
本报记者 李英俊 杨铭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