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爱红
4月11日一大早,山阳区太行街道办事处涧兴实业公司居民刘自然穿戴整齐,拎着一把长号出了家门。她头戴红色贝雷帽,上身穿红色制服,下身配黑色紧身裤,脚蹬黑色短靴,装扮得格外精神。
49岁的刘自然是涧兴实业公司女子管乐团的长号手,接到团里要排练的通知,尽管家里正张罗着盖房,她还是忙里偷闲,抽出了半晌功夫。
在刘自然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了他们排练的地点——玉皇庙管理委员会,只见十几个和刘自然一样打扮的队员已拎着各自的家什等在那里,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看着乐谱边比画边交谈。
排练开始了,《小白杨》、《十送红军》……一首首优美动听的旋律,缓缓地从刘自然和队员们的指尖流淌出来。跟随指挥舞动的指挥棒,吹吹打打的队员们还不时变换队形。当震天的鼓乐声响起时,不少居民闻声赶来观看。
参加管乐团原本是为丰富业余文化生活,队员们没有想到的是,他们竟在吹吹打打中淘到了“真金白银”。
“逢年过节,我们都会在村里和周边进行演出,演出多了,渐渐就有了名气,表演业务不断。”李胜利说,现在管乐团忙时一个月要有20多天在外演出,闲时一个月最少也要干十天半月。
他还算了一笔账:“一个人一次的演出收入有三四十元,可别小瞧这个数字,一年下来,每个队员能有6000元左右的收入呢。”
吹吹打打中,自己的腰包鼓了,队员们吹得更加带劲,村里的民风也变得更加和谐。
涧兴实业公司副经理李兑现告诉记者,居民从不理解到理解再到积极参与,通过开展丰富的文艺活动,村里和谐的氛围越来越浓厚,健康风气蔚然成风,不仅打麻将的少了,婆媳、邻里纠纷也明显减少。如今,他们有着更长远的打算:发展壮大自己的文艺表演队伍,不仅要打出名气,还要树立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