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付凯明
近1000米长的道路,涉及28户村民、几十座禽畜棚,在短短十余天时间内全部拆除完毕,没有发生一起群众抗拆事件、没有发生一起群众上访案件,也没有发生一起补偿纠纷。这样的拆迁速度和拆迁效果一时间在新区的拆迁工作中被传为佳话。
以往人们对拆迁这个话题总是有着一种异样的看法,给人更多的感觉是暴利、违规和抗拆等恶性事件的发生。然而,新区文苑街道办事处芦堡村为何在阔道拆迁工作上打得如此漂亮仗?记者日前前去一探究竟。
“要从为老百姓办事的立场出发,漂漂亮亮地打好拆迁工作这一仗。要借助世纪路延伸这一有利条件,让芦堡村的村民过上城市人的生活。”文苑街道办事处工会主席李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世纪路延伸工程也是新区今年重点工程之一。该工程从原世纪路与山阳路交叉口为起点,向东延伸3公里。设计路宽为90米,道路修好后可对该村的集体经济、招商引资等带来一定的收益,也会使得村民收益有所增加,生活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但是,这些后期的利益和美好景象在未实现之前,怎么能够做好群众的拆迁工作是摆在眼前最现实的问题,在短时间内完成这么大的拆迁任务确实不易。
问题不怕有,怕就怕没有解决问题的办法。为了将拆迁工作干得漂漂亮亮,宣传是必不可缺的工作之一。新区干部、街道办事处的同志和村两委会班子成员耐心细致地向村民进行宣传,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出动宣传车辆沿街宣传,并发放宣传资料;对不同意拆迁的部分村民,芦堡村两委会研究决定由党员领导包户上门说服。在芦堡村干部的率领下,村两委会干部连续几天上门讲解拆迁给村民带来的好处,最终所有的村民都同意了拆迁。
老百姓对生活环境的改变总有一种戒备心理,对拆迁的接受总有个犹豫选择的过程。在充分考虑村民的顾虑后, 芦堡村两委会并没有急着下发拆迁通知,而是想尽一切办法把拆迁可以带来的所有实惠和美好前景展示给全体村民,制订了翔实的拆迁方案,让村民自己选择。
拆迁工作缘何如此顺利?“村两委会成员团结一心,党员干部率先垂范。”芦堡村党支部书记王良富一语中的。该村两委会班子在召开会议时专门研究决定,为使拆迁工作顺利完成,让百姓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规定凡是党员干部的必须无条件带头先拆。此外,为了确保拆迁工作做到客观公正、万无一失,该村对拆迁户进行统一补偿,且价格合理公正,既保证群众的利益不受损失,又不让一些唯利是图的、恶意阻挠搬迁的村民不钻空子。
芦堡村细致入微的工作,创造了短时间成功拆迁、和谐拆迁的良好成绩。在问及经验的时候,该村村委会主任芦大桥对记者说:“只要有一颗为老百姓服务、为老百姓说话办事的心,以真情换真心,一切问题就都不是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