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视觉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夕阳余晖照山岭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2012年4月1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夕阳余晖照山岭
——记助人为乐二十载的聋人老汉赵景臣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本报记者 杨 帆 本报通讯员 郭增强

  今年81岁的老党员赵景臣,曾任获嘉县教育局局长、林业局局长等职,中年时双耳失聪,1992年退休后回到位于青风岭区的家乡——孟州市赵和镇中临泉村。

  窄窄的木板街门,弯曲的庭院土路,原始简陋的院落,屋内摆着破旧的沙发、方桌、木凳、老式床和一台不知用了多少年的14英寸黑白电视机,这便是赵景臣和他老伴的全部家当。如今,有着60年党龄的赵景臣和老伴仍住在30年前盖的几间旧房里,过着清贫的生活。他节衣缩食,省吃俭用,但他捐献给公益事业和用于帮助困难户的资金却多达15万元。

  在中临泉村的大街小巷,赵景臣自编自写的板报和墙体标语随处可见。20年来,他自费订阅《人民日报》、《河南日报》、《焦作日报》,收集党和政府的政策法规以及科技致富信息;他每天带着凳子、粉笔、黑板擦走村串巷写黑板报,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科技卫生知识等,利用本村和周边村的30块黑板,累计抄写黑板报4000多期。

  他将支持公益事业作为自己的分内事,村里修路,他捐款2000元;村里建文化大院,他赞助3000元;汶川地震,他捐款2100元;他每年拿出1000元作为自己的“特殊党费”;他主动担任乡村道路“义务护路员”,冬铲积雪,夏清积水,秋除秸秆杂草,长年护路,确保了道路畅通和行人安全。

  他勤劳善良,乐于助人。村民赵水来跑运输缺资金,他无偿资助1万元;村民赵云奎办加油站,他送去2万余元……10多年来,他积极为村里人找项目、寻商机,先后帮助30多户群众走上了致富路。

  他还捡“蝉壳”50余公斤,拾“酸枣核”250余公斤,在沟底垦荒种小麦、玉米和药材,累计收打1.5万公斤,而对换来的收入他分文不留,把这些辛苦钱全都陆续捐给了公益事业和困难群众。多年来,他先后资助困难户和贫困学生数十人。今年春节前,他又拿出2900元资助了村里的4户特困群众。

  赵景臣用自己的行动和追求践行着一位老党员的为民情怀,他先后获得孟州市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老干部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并被评为2010年度“感动孟州”十大人物;在由中央文明办、中国文明网公布的2012年2月“中国好人榜”百人名单中,赵景臣入选助人为乐好人。

  

  图① 赵景臣在书写黑板报。

  图② 赵景臣在阋读刚刚收到的报纸。

  图③ 赵景臣(左)借助纸和笔与他无偿资助过的村民赵水来“交谈”。

  图④ 赵景臣在自己“承包”的路段上清除杂草。

  图⑤ 赵景臣(左)与他资助的本村特困户、聋哑人赵福堂夫妇交谈。

  图⑥ 赵景臣与老伴张宝云在简陋的院子里做家务。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