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焦作新闻/ 区域 上一版3  4下一版
图片新闻
十九家网络媒体记者到云台山采风
全力提升云台山景区持续竞争力
修武县干部群众认真学习人民日报
评论员文章和《河南务实发展稳步前行》
创优环境叫响品牌 提升服务再铸辉煌
图片新闻
城乡环境大治理 打造亮丽新武陟
武陟县首季非税收入同比增加585万元
“1357”工程建设热潮涌动
全国各大网站劲吹“修武山水”风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4月2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十九家网络媒体记者到云台山采风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本报讯 千年文化邀群贤,美丽山水迎贵客。4月13日,来自人民网、新华网、中新网、光明网等19家网络媒体的35名记者齐聚云台山,参加为期两天的“网络媒体走进修武山水”集中采风活动。

  4月14日,以“千年人文修武、世界山水云台”为主题的“网络媒体走进修武山水”集中宣传报道见面会,在云台山景区岸上服务区的田园牧歌酒店举行。省委宣传部网络管理处处长蔡新民应邀出席见面会,修武县委书记王建修致辞,县委副书记辛丽华主持见面会,县委常委、宣传部长米纪文,县委常委、县委办公室主任申琳,副县长叶海潮等出席见面会。

  王建修在致辞中说,近年来,修武县依托旅游等优势,强力实施“旅游兴县、工业强县”发展战略,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综合实力进入全省前20强。尤其是修武县的旅游业迅猛发展,云台山景区成为中国山水旅游的一颗靓丽明珠,年接待游客480万人次,门票收入3.7亿元,旅游综合收入18亿元,对县财政的贡献达到1亿元,创造了令人瞩目的“云台山现象”。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为修武带来了大量的人流、物流、信息流,改善了城乡环境,带动了群众就业,提高了对外知名度,已经成为修武最具潜力、最具活力的一大支柱产业。

  王建修说,当前,修武县紧紧抓住河南建设中原经济区和焦作建设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的重大机遇,以建设云台山文化旅游园区为载体,加快旅游转型升级,建设国际旅游名县。通过树立大旅游的理念,促进旅游业与工业、农业、城市建设等产业的融合发展,打造一流的旅游目的地;通过充分挖掘景区内的人文资源,促进文化与自然景观的有机融合,进一步丰富旅游内涵;通过推动云台山与青龙峡、峰林峡、圆融寺等景区景点的互动发展,构筑大云台格局,进一步拓展旅游发展空间;通过策划开展高水平的营销活动,大力开拓国内国际市场,提高旅游的知名度和竞争力;尤其是通过实施京能天阶、河南建业两个投资50亿元的旅游综合项目,建设国内乃至世界一流的旅游服务区,促进旅游产业集聚发展,拉长产业链条,提高综合效益,推动旅游业由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的转型。

  王建修最后说,修武旅游知名度、美誉度的持续提高,吸引力、带动力的不断增强,得益于强势媒体的大力宣传和推介。全国知名网络媒体走进修武山水进行实地采风,这是进一步提升修武旅游竞争力的难得机会,真诚希望各大网络媒体充分发挥信息容量大、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表达方式多样化的独特优势,宣传推介修武,让更多的朋友把目光聚焦修武,了解风景秀美、独具魅力的云台山,了解充满活力、蓬勃发展的修武旅游。

  见面会后,各网络媒体记者先后实地参观了潭瀑峡、一斗水古村落、红石峡、云台山生态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数字化信息中心、峰林峡、穆家寨休闲度假区等景点和服务设施。

  在两天的采访中,无论是美丽的修武山水,还是温馨的周到服务、现代化的硬件设施都给记者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新浪河南新闻中心总监杨高磊激动地说:“修武县将云台山美丽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相融合,有效促进了旅游文化产业的长足发展。特别是云台山的品牌效应,极大地拉动了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一定要把修武旅游的创新理念和先进做法,通过网络媒体向全世界进行推介宣传。”

  (辛文珂)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