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许伟涛
见习记者 杜 笠
本报通讯员 杨文娟
她常说:“三思方举步,百折不回头。”——决策前要认真思考,确保这个决策是对的,而一旦行动,哪怕有再多阻力,也敢于领先,决不放弃。
她,就是焦作市“十一五”十大创业女性、孟州市华强橡塑有限公司总经理田领先。这位47岁的农家女,20多年间种过果树,搞过养殖,干过洁具批发,再做保温材料,有成功,也有挫折,却从不言弃。
1984年,田领先嫁给赵和镇小马沟村的张国强时,面对的是一个破败不堪的家——两间破旧的土房,70多岁的爷爷和50多岁、满身疾病的公公,还有两个正在上学的小叔子。生活的窘迫,让刚刚走进家庭生活的她有些手足无措。
俗话说“长嫂比母”,田领先既当嫂子又当娘,一家五个男人的生活落在她柔弱的肩膀上,但性格倔犟的她毫无怨言。
穷则思变。为改善家里的生活,1985年,田领先看到村里号召种苹果树,就想试一试,没想到遭到了爷爷的坚决反对,理由很简单——那5亩地,可是全家人的口粮田!
在说服了公公后,田领先和丈夫借了几百元钱,悄悄买回270棵苹果树苗栽到地里。但果子好吃树难栽,回忆起最初种果树的日子,她说:“我曾经为了给果树打农药,跑遍村子没借出一分钱,第一次掉眼泪后告诉儿子‘妈妈一定会成功’。”直到第三年,夫妻俩终于收获500多公斤苹果,卖了1000多元。
回首自己栽种果树的那10年,田领先坦言,那是她“淘”的第一桶金。同时,家里条件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盖了新房,买了电视机……随着村里栽种果树的人越来越多,抱着“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转”的致富信念,夫妻俩毅然卖掉果树,开始了第二次创业。1995年,看到野山鸡卖价高,勇于领先的田领先在赵和镇塑料厂租了块地方,购买上千只山鸡,自己动手制作孵化箱,第一批幼苗顺利孵出。可就在他们准备扩大养鸡规模时,市场却发生变化,南阳山鸡供大于求,导致每公斤山鸡价格由32元跌到8元。这次,田领先10年的积蓄全部打了水漂。处理养鸡场后,夫妻俩手里剩下不到3000元。
有人劝她:“咱就是一个种地的,还是回家种地过日子更安稳。”田领先站在人生的又一个十字路口。种地虽说挣得不多,但没有风险;借钱做生意,万一再赔了怎么办?她思来想去,决定选择后者。她说:“人这一辈子,就要敢于拼搏、敢于奋斗,我不能这样经不起打击。”
2002年,田领先拿着从亲戚朋友处借来的4万元,做起了水暖和电料生意。每天走东家串西家,安水管、走电线成了她的日常工作。可是,她不满足于现状,在与南方老板们的交谈中发现了新的商机——孟州许多洁具经销商因为调换一两件洁具、更换一个小小的零件需要去郑州批发市场,来回路费高,自己为什么不去郑州批发,给经销商送货上门呢?
想到就干。田领先与丈夫马上去租场地,到郑州看商品,在孟州看市场,做起了各种洁具、龙头、管件批发生意。凭着“以诚待人、以信为本”的经营理念,经过三年的发展,她一步步拓展市场,在孟州、温县、沁阳、济源拥有许多固定客户,他们一提起“老田”就说:“跟老田做生意,一百个放心!”
田领先的批发生意蒸蒸日上,一年销售数百万件洁具和龙头,年净利润十几万元。从一个一无所有的农民到一年赚十几万元的小老板,按理说田领先该知足了,但要强的她又开始“不安分”起来。
2007年,田领先在进货时看到橡塑海绵销售火暴,经常供不应求,就多次前往江苏、山东等地考察,了解到橡塑海绵是国内环保效果最好的保温材料,主要用于太阳能、大型中央空调和制冷设备,于是认定这种新型保温材料发展前景非常广阔。这年冬天,她将洁具批发生意连车带货无偿转给小叔子,自己开始着手保温材料企业的筹建。
2008年,华强橡塑公司应势而生。当时,河南乃至整个中西部地区都没有生产此类产品的厂家。从未接触过这一行业的田领先在网上搜索,看到山东一家机械制造企业生产此类设备,就去实地考察。但在付给对方16万元定金、设备发过来之后,她才发现生产的产品都不合格。这让田领先欲哭无泪。咋办?性格倔犟的她从江苏高薪聘请技术人员,让儿子跟着师傅学习,通过自主创新,制造生产设备。两个月后,经过无数次生产调试,终于生产出了合格产品。田领先喜极而泣!
如今,随着产品质量和知名度的提高,华强橡塑公司的管材产品生产线去年产量达到1.8万立方米,产值3000多万元,产品在洛阳、郑州、西安及湖北等地市场销量不断扩大。
说起未来发展,田领先信心满怀:“去年华强橡塑公司再次投入500万元,建设的全省乃至周边省份无人涉足的保温板材生产线春节前已正式投产,填补了河南省橡塑板材的空白,其产值是原管材产品产值的2倍。”
(田领先的先进事迹由本报和焦作电视台《焦作新闻》、《零距离》栏目,焦作人民广播电台《焦作新闻》栏目,《焦作广播电视报》,焦作网共同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