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家禾
又到会考、升学的冲刺阶段,一些培训机构再度进入“兴奋”状态,补课形式花样翻新,补课价格加速上扬。有的学生一学期补课费超过10万元,还有一个班一学年单科补课费高达67万元,且有补习班暗藏“漏题通道”。面对不断增加的补课费用,教育部门连年下发“禁补令”。但是,众多家长、学生依然趋之若鹜。(据《焦作晚报》)
补习班入场费开出天价早已不是新闻。艺考、文科考、理科考、英语培训、计算机培训,时间以小时计、以天计、以月计、以学期计、以学年计,费用从数十元到数百元到数千元到数万元到数十万元。曾几何时,天价补习班遍地开花,价码是芝麻开花节节高,令人咂舌。
富人咂舌或不咂舌,为孩子一掷千金时却无须犹豫。穷人咂了舌,就要砸锅卖铁、负债累累。天价补习班要取缔,近年来媒体就一直在喊。为何要取缔,大多是因为这种行为涉嫌欺诈、违法违规经营等,但取缔的依据或处罚的依据却不好认定。
今又曝出天价补习班涉嫌漏题丑闻,则牵扯到了教育腐败、官场腐败问题。取缔、处罚、追责,自然一个都不能少,但对于个案的追责,无论如何都是浮于表面,重要的是找到病根对症下药,釜底抽薪。
天价补习班之所以屡禁不绝,是因为有市场的存在,有众多家长、学生的“趋之若鹜”。其实,他们趋的不是天价补习班,而是考题,是上名校的诱惑,是应试教育的指挥棒。只要这个指挥棒不变、教育的理念和体制不改,天价补习班难禁,丑闻就难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