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金桂香
本报通讯员 李海军
她提出了“知识孕伏,教材重组,精讲精练,练习多元”的16字教学模式;她为低年级老师创编了55个教学游戏,在全校发起了无斥责教育;她先后获得国家、省、市、区级优质课、论文及教育科研成果等荣誉90余项;她多次被评为市区级优秀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优秀班主任、教科研先进工作者、骨干教师、教学能手、优秀共产党员。她,就是中站区劳模街小学教导处主任韩艳春。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只有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才能实现教育质量的最优化。为此,她提出了“16字教学模式”。她在教师业务会上耐心讲解,在教研组活动中和大家一起探讨,在优质课展示活动中带头展示,与大家一起听课评课,经过一段实践,老师们上课都能运用自如。该校的教学质量也有了很大提高,在2009年至2011年的全区质量抽测中,获得19个第一、10个第二、4个第三。2011年,该校又获得了区直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奖唯一的一等奖。她本人也在2008年、2010年中站区教育质量抽测中两次获得全区第一名。
韩艳春觉得那些被认为没有自尊的学生,是外界没有给他们提供自尊心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她提出了“无斥责教育”,号召老师们伸出热情的援助之手,用科学民主的方法施教,把学生培养成为有高度自尊心和责任感的人。在她的引领和努力下,学生们打骂的现象少了,讲文明懂礼貌的学生多了;怕老师的学生少了,亲近老师的学生多了;厌学的学生少了,好学的学生多了……
“弯弯曲曲人生路,宛如盘龙步不休。百花园中育桃李,粉笔无言写春秋。”这是她写的一首诗。数年如一日,韩艳春依然在百花园中开拓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