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邱明媚
“袁屯村能搞好,关键是我们管好了老人、妇女和孩子这三块儿的事儿。”4月18日,沁阳市沁园街道袁屯村党支部书记秦东红的话里透着股神秘。
袁屯村自2008年以来将自身的3个自然村合并建起了连排式居民住宅楼后,腾出了158亩宅基地,又通过土地流转、租赁等形式,引进了华泰印业等8家企业入驻。群众集体入股参与分红,还能就近打工,村集体收入也实现了零的突破,增长到了320多万元。
袁屯村富了。“那就更得集中精力谋发展、促和谐,我们就是从老人、妇女、孩子这三块儿入手的。”秦东红说。
管老人——敬老孝亲成风气
“村里现在对待俺真比孩儿还亲,俺儿也没有这么孝顺。”65岁的杨福海提起村里的敬老活动赞不绝口。
每月1日、2日是该村发放养老补贴金的日子,全村60岁以上的老人每人20元。
每年重阳节,村里都要举行庆祝活动,在村委会的院里摆上宴席,每个老人还有礼品。“最初发的是电热毯,后来发有床单、被罩、保暖衣、暖手宝等,去年你知道发的啥?毛衣,纯羊毛的,少说也得500元。”杨福海咂摸着嘴,似乎还没有回过味儿来。
“村里对老人这么好,做儿女的就有比头了,也隔三差五给点零花钱、买件新衣服,谁也不想落后。”杨福海的老伴笑着说。
管妇女——头发长见识也广
今年三八妇女节,袁屯村39岁的李丽杰过得不寻常。
“村里租了两辆大巴,拉着我们村100多名妇女外出长见识了。”当天,一行人分别参观了新乡市新乡县七里营镇刘庄村和辉县的裴寨村。
49岁的齐玉贤是第一次出远门,走在干净的街道上,摸着热乎乎的地暖,她咋也不相信这里也是农村。“咱真得向人家学哩。”
“有触动才能有行动,而且一位妇女影响一个家庭,统一了妇女们的思想,就更容易开展工作了。”秦东红说。
管孩子——保障安全提素质
10岁的赵鑫哲放学后第一件事不是回家而是去村委会的电教室。这里集中着村里40多个小学阶段的孩子们,他们每天放学后在这里做作业、玩游戏,有专人负责辅导和照看。
该村的年轻人大多在附近企业上班,他们的孩子虽然可以交由爷爷、奶奶接送,但是老人们的精力毕竟有限,况且作业辅导是个大问题。
为此,村里出资聘请了3个人,负责照看孩子。平常是每天17时至19时集中,寒暑假期间,每天上午、下午分别集中1个小时。
“这样一来,家长们上班就没有后顾之忧了,而且也不耽误辅导孩子们的学习。孩子们的素质关系着村里的未来啊。”秦东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