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新农村/邮政之窗 上一版3  4下一版
袁屯村的“三管”
残疾村官“老昝”
“六五四三”工作法激活非公企业党建工作
图片新闻
市邮政局建成邮政便民服务站596家
专项治理金融案件
图片新闻
业务培训长效化
《福禄寿喜》特种邮票即将发行
多形式开展合规培训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2年4月2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袁屯村的“三管”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本报通讯员 邱明媚

  “袁屯村能搞好,关键是我们管好了老人、妇女和孩子这三块儿的事儿。”4月18日,沁阳市沁园街道袁屯村党支部书记秦东红的话里透着股神秘。

  袁屯村自2008年以来将自身的3个自然村合并建起了连排式居民住宅楼后,腾出了158亩宅基地,又通过土地流转、租赁等形式,引进了华泰印业等8家企业入驻。群众集体入股参与分红,还能就近打工,村集体收入也实现了零的突破,增长到了320多万元。

  袁屯村富了。“那就更得集中精力谋发展、促和谐,我们就是从老人、妇女、孩子这三块儿入手的。”秦东红说。

  管老人——敬老孝亲成风气

  “村里现在对待俺真比孩儿还亲,俺儿也没有这么孝顺。”65岁的杨福海提起村里的敬老活动赞不绝口。

  每月1日、2日是该村发放养老补贴金的日子,全村60岁以上的老人每人20元。

  每年重阳节,村里都要举行庆祝活动,在村委会的院里摆上宴席,每个老人还有礼品。“最初发的是电热毯,后来发有床单、被罩、保暖衣、暖手宝等,去年你知道发的啥?毛衣,纯羊毛的,少说也得500元。”杨福海咂摸着嘴,似乎还没有回过味儿来。

  “村里对老人这么好,做儿女的就有比头了,也隔三差五给点零花钱、买件新衣服,谁也不想落后。”杨福海的老伴笑着说。

  管妇女——头发长见识也广

  今年三八妇女节,袁屯村39岁的李丽杰过得不寻常。

  “村里租了两辆大巴,拉着我们村100多名妇女外出长见识了。”当天,一行人分别参观了新乡市新乡县七里营镇刘庄村和辉县的裴寨村。

  49岁的齐玉贤是第一次出远门,走在干净的街道上,摸着热乎乎的地暖,她咋也不相信这里也是农村。“咱真得向人家学哩。”

  “有触动才能有行动,而且一位妇女影响一个家庭,统一了妇女们的思想,就更容易开展工作了。”秦东红说。

  管孩子——保障安全提素质

  10岁的赵鑫哲放学后第一件事不是回家而是去村委会的电教室。这里集中着村里40多个小学阶段的孩子们,他们每天放学后在这里做作业、玩游戏,有专人负责辅导和照看。

  该村的年轻人大多在附近企业上班,他们的孩子虽然可以交由爷爷、奶奶接送,但是老人们的精力毕竟有限,况且作业辅导是个大问题。

  为此,村里出资聘请了3个人,负责照看孩子。平常是每天17时至19时集中,寒暑假期间,每天上午、下午分别集中1个小时。

  “这样一来,家长们上班就没有后顾之忧了,而且也不耽误辅导孩子们的学习。孩子们的素质关系着村里的未来啊。”秦东红说。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