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仝伟平 本报通讯员 刘建章
4月8日,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此刻的他,正安静地躺在病床上,双眼紧闭。他身上插着好几根管子,连接着不同的仪器,他原本强壮的身体看上去显得虚弱而无力。“你要赶紧好起来!”日夜不停地守护在身边的妻子,默默地流着泪,深情地望着他,不停地重复着这句内心的期盼。
他,就是焦作市中级人民法院监察室干警田永政,今年38岁。
他是因为前段时间长时间超负荷工作累倒的。
追求完美 忘我工作
今年3月23日,全省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推进会在我市举行。市中级法院岗位权力风险防控工作是我市岗位权力风险防控工作成果展的一项重要内容。田永政就负责筹备市中院岗位权力风险防控工作的有关材料。
这些材料包括一份大会经验交流材料和四块展板的内容。田永政接到任务后,就把精力全部投入到了这一工作中。那些天,田永政在办公室常常一坐就是几个小时。为了真实全面地反映市中院岗位权力风险防控工作成果,为市中院和我市争光,他把这项任务看得很重、很光荣,决心尽可能地把它做完美。为此,他把市中院2010年以来制定的防控措施、制度规定以及“五抓五防”岗位权力风险防控模式等有关材料认真地进行了研读。“他晚上躺在床上还在思考着写材料的事情。”田永政的妻子说,“一想到材料哪些地方写得不合适,他就马上起来进行修改,直到满意为止。除非他睡着了,才不再折腾。”
连续数周,田永政都在加班整理材料、打印材料。3月17日至18日,他又连续两天在单位加班工作。3月19日上午,同事们见他面容憔悴,劝他回家休息。他说:“现在工作太忙了,我只是头晕,不要紧。”可到中午下班时,田永政却突发脑干出血,随即被送至医院进行抢救。如今,他依然躺在医院的重症监护室。
田永政突发脑溢血被送到医院后,市中院院长江金贵在第一时间赶到医院探望,并叮嘱医院尽一切力量全力抢救。
得知田永政因长时间超负荷工作而累倒的消息,省高院院长张立勇高度关注,立即作出批示,要求省高院政治部派人代表他本人和省高院党组前往看望田永政和其家属,并协调做好救治工作。市中院许多熟悉田永政的干警闻知这一消息后都感到震惊,默默为他祝福;院办公室干警赵波到医院探望时眼含热泪,希望田永政能够尽快好起来。
认真做事 无怨无悔
他是一个热爱工作、认真做事的人。这是田永政曾经的领导、现任市委政法委副书记刘传海对田永政的印象。
田永政1991年应征入伍,第二年就光荣入党。服役期间,他多次荣立个人三等功,多次受到上级部门嘉奖。2005年,他被任命为武警焦作支队直属大队副大队长。
2009年年底,田永政转业到市中院,在监察室做了一名普通的干警,义无反顾地开始了人生的第二次选择。
去年5月份,省高院开展“万起案件大评查”活动,要在20多天的时间里,对我市法院1997年以来的近1200起案件进行评查。这些案件不是普通的案件,都是一些涉法涉诉案件、群众来信来访举报案件、上级机关领导关注的案件。市中院要求监察室全力配合这次大评查活动,负责所有评查案件卷宗的调取、登记、移送、交接工作。
这是一项重要而又具体的工作。关键时刻,监察室领导将这项任务交给了工作认真负责,且有“拼命三郎”精神的田永政。田永政丝毫不敢马虎,从档案室将需要评查的案件卷宗全部调取来,宝贝似的放在监察室的档案柜中。每天早上,他至少提前半个小时到达单位,先将办公室打扫干净,然后开始细心地把所有卷宗分门别类地摆放在地板上,以便能按照评查组的要求,快速准确地找到相关卷宗。监察室两间办公室的地板每天都被这些卷宗占据着。然而来不及休息,评查组要评查案件的通知就来了,田永政马上找到有关卷宗,逐一进行登记后送达评查组。对其中的每一个环节,田永政都做得用心细致、充满期待。
20多天的时间里,田永政平均每天要调取、送达、取回约50起案件的卷宗。大评查活动结束后,这些卷宗无损坏、无差错、无丢失。
近1200起案件,田永政做到了件件有评查结果,件件有评查报告;对有问题的案件,做到了件件有落实,件件有回音。
忠于职守 敢于担当
田永政不仅是一名政法干警,他还有一个特殊身份,就是纪检监察干部。有人说:纪检监察工作是一个得罪人、讨人嫌的工作,费力不讨好。而田永政认为,纪检监察干部是按党纪国法办事,没什么可怕的。
市中院监察室有一项重要的职能,就是受理案件当事人的来信来访。在受理信访举报案件工作中,对于每件信访件,他总是认真负责、细致研究,积极参与调查并作出妥善处理,保证了信访件的查办质量和办结效率,维护了举报人的合法权益。
2011年1月17日,市中院监察室收到了省高院转来的反映某县法院枉法裁判的材料。该案件当事人认为,这是一起错案冤案,主审法官不调查核实情况,庭审现场不让被告人说话、举证,胡乱判决,故意把判决书寄错过时,致使被告人不能上诉。监察室立即报批院领导,院领导要求监察室立即核查此案。
监察室决定让田永政接手并配合省高院核查此案。田永政先联系案件当事人,想听听他的诉说。谁知,该当事人一见田永政,满脸怒气,满口气话。“您不要激动,请您把问题说清楚。”田永政一边给该当事人倒水,一边微笑着说。看到田永政没有一点儿“官架子”,当事人说话的语气也不再那么“冲”了。待当事人心情平静下来,田永政与他聊了起来,耐心细致地听他讲述“心中的不公”,边听边记。当事人说完了,田永政也记了满满的几页纸。在接下来的几天里,田永政将该案件的承办人约至市中院的“清风茶室”,进行了开诚布公的交谈,并就该当事人提出的问题逐一取证核实,彻底弄清楚了此案的来龙去脉。
其实,这起案件省高院已多次调查审核,都没有发现问题,而当事人就是心里憋着一口气,思想上想不开。了解到这些情况后,田永政心里有了底,又多次与当事人进行沟通,讲法律,摆事实,说道理。在田永政有理有据、春风化雨般的规劝下,这位当事人的怨气终于完全释放出来了,从此再没有提起此案。
如果说部队铁的纪律培养了他的过硬作风,那么在纪检监察岗位上,他敢于担当、勇于监督,这力量来自他作为一名党员所具备的良心和使命感。
评估拍卖是法院执行程序中的一个关键环节,也是违法违纪问题的高发环节。为排除拍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正当利益关系,彻底杜绝暗箱操作,田永政主动参与到法院的委托拍卖工作中。
2011年10月的一天,市中院要处置一处房产,申请执行人和被执行人自行协商选定了一家评估拍卖机构。承办委托部门将这一决定告知了田永政。他对这件事前思后想,权衡利弊,坚持让中院技术处采取公开随机摇号的办法,从全省法院确定的中介机构名册中选定了一家评估拍卖机构。
在市中院监察室工作的两年多时间,田永政总能站在司法廉洁、促进纪检监察工作全面发展的高度,恪尽职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2011年,市中院荣获全省法院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先进单位、全市党风廉政建设先进集体荣誉称号,他个人被市中院记个人三等功。
有些人总抱怨自己所做的事情是一些琐事,成就不了大事。如今,田永政证明了,把信任当责任,把认真当习惯,干好了自己的工作,人生就会迸发出闪亮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