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占地118亩、投资3.2亿元的中晶纳米碳酸钙项目一期已经投产;投资3.2亿元、占地97.62亩的荣格科技(焦作)工业园项目正在进行设备安装调试……从南北高差80米的荒坡到如今入驻项目42个的工业园区,成为山阳区财政的又一蓄水池。这是笔者日前在焦作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了解到的情况。
“三年多来,山阳区按照‘四集一转’、产城互动的要求,多管齐下,立足基础设施建设和招商引资,积极破解资金、土地和环境瓶颈难题,如今集聚区已经成为全区经济转型的主战场。”该区区委书记牛炎平说。
集聚区建设,钱从哪里来?为此,该区积极采取BT 、BOT投资模式,先后融资1.89亿元,构建了园区“四横四纵”的道路路网体系;规划了集聚区110KV变电站,破解了集聚区无主供电线路的难题;修建了6公里的主供水管网,实现了集聚区供水系统与城市管网的对接;采用BOT模式建设了弱电入地工程,实现了园区网络全覆盖;通过政府投资撬动,引进社会资金开工建设标准化厂房10栋,建设了中小企业孵化园,其中1栋已竣工投入使用。截至目前,集聚区基础设施投资已累计完成5.14亿元。
在集聚区建设中,如何做到不以牺牲农业用地和粮食为代价,笔者在这里找到了注脚。该区通过清理整顿,整合小水泥厂、小耐火厂等闲置企业,“找”出了1000多亩建设用地;投资5000余万元治理河道冲沟4.7公里,“造”出建设用地700余亩;投资3000余万元整治了废弃矿井塌陷区,新“整”建设用地500多亩;积极创建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示范集聚区,把投资强度由1800万元/公顷提升到4200万元/公顷,提高了入驻门槛,使同样投资规模的项目,节省用地50%以上。该集聚区在2011年荣获了全省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示范产业集聚区称号。
项目是集聚区建设的载体,项目从何而来?该区在出台集聚区投资优惠办法、集聚区标准化厂房投资和入驻优惠办法等优惠政策的同时,提出了“两不”原则(即项目手续办理不与职能部门打交道,由集聚区管委会专人专责、全程代办;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不与老百姓打交道,依托平台对土地进行收储),为入驻项目提供了保姆式服务和零烦恼服务。该区还建立了突发事件应急机制,严厉打击强买强卖、阻工碍工违法行为,让企业安心搞建设,赢得了入驻企业负责人良好的口碑。
据该区区委副书记、区长王玲介绍,集聚区立足矿用设备生产企业较多的优势,进一步整合资源,初步形成了以河南煤化集团为引领的山久管业、柯如机械、鼎力机械等先进矿用机械生产企业集群;围绕厦工机械、奇瑞发动机等项目抓配套,建设以强信科技、中泰液压等高科技企业为主的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集群;围绕市四大新兴产业,结合市碳酸钙产业的行业优势和资源优势,建设了高科技纳米碳酸钙产品生产线,还通过投资3.6亿元的恒艺纺织项目,吸引了20多家南通纺织服装企业来集聚区考察,目前已达成协议,建设占地1000亩的纺织服装专业园项目,产业链整体向中原地区转移。截至目前,该集聚区累计建成区面积达3平方公里,入驻项目42个,总投资110亿元,完成投资25亿元。
(樊树林 逯三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