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版:青微博/创业 上一版3  4下一版
年轻人咋就不该年轻时买房?
“酱油课”
逼问高校考试设计
“韩寒诛杀令”比“代笔”更可怕
毛毛和他的毛毛水族馆
安徽出台33条政策
支持“海归”人员来皖创业
新疆伊宁:“工厂”进社区
失业居民“家门口”就业
买金玲的快乐生活
工信部启动100场
中小企业政策大讲堂全国巡讲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4月2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酱油课”
逼问高校考试设计

是否科学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事件】

  一些高校的“热门课”,很受学生喜欢,很多学生抢着选修。其实这些所谓的热门课,实际是“酱油课”,老师只是照本宣科。很多人逃课,一个同学可以代好几个人答“到”。这类“逃课安全、易拿学分”的“酱油课”反倒成了香饽饽,手不快的人还选修不上。

  微博热议

  @嗷嗷嗷:大学里竟然会有“酱油课”,这可真够新鲜。更让人惊讶的是,“酱油课”一词早被收入了百度百科,专指大学中上课时不经常点名、考试容易通过、学分好拿到手的课程。是啊,既然“逃课安全、易拿学分”,对于学生而言,选修这类课程不正像“打酱油”般容易么?作为一名大学老师,我不得不佩服90后学生们的创新能力。

  @依依:对于大学的“酱油课”,我们深有体会。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我们不仅有自己的事要忙,而且也想听一些自己感兴趣的课,在有冲突的情况下,当然对不起那些“酱油课”科目和老师了。还有一点,就是要毕业,不能挂科太多,因为总有一些老师因为各种原因让你得不到60分。

  @叮叮当当:大学的科目考试,是一种水平考试,不是选拔测试,而学校总是规定一个学科要有个百分之几的优秀、几个良好、几个合格以及不及格等。老师为了达到学校规定,严格遵守纪律,不受惩罚,不得不违反意愿给学生打分数。

  我一直不明白,既然是水平考试,那就按学生实际水平打分就是了,是多少分就是多少分,非得分个三六九等,难道这种考试制度在设计上就科学吗?该多少分就是多少分,何必非得人为制造“优秀”和“不及格”。

  @卡卡 :大学生选择“酱油课”有不得已之处。如今找工作、升学、留学,都要看学生在校期间的各科成绩,如果所选课程老师太严苛,所得分数较低,会影响前程。这样的逻辑未必站得住脚。是的,找工作、升学、留学,难道就不需要真才实学;在那些学风严谨的学校,学生们难道没有这些压力?看来,“酱油课”之所以备受追捧,不仅在于社会功利化风气所致,更在于大学与学生自身的功利化。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