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小蛇一样又细又长的蚯蚓让不少人有种呕吐的冲动。但是在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皇城镇石槽村,小小蚯蚓成为村民人见人爱的“宝贝”。
据了解,收集起来的畜禽粪便经过大约20天的发酵,就变成了蚯蚓的饲料,经过蚯蚓吸收消化后它们又变成了很好的有机肥。蚯蚓繁殖能力极强,几个月即可产一次卵,一次引种可以循环繁殖使用。皇城镇盛石生态农业示范区利用蚯蚓这一特点,进行规模化养殖,用来处理畜禽粪便。目前,已养殖蚯蚓100亩,每年处理牛粪、猪粪3~5万吨,生产蚯蚓粪1~3万吨。
目前,蚯蚓粪已经用在该村的蔬菜大棚里。1亩土地施用200公斤蚯蚓粪,不仅改善了土质,还能有效防治病虫害,种出来的西红柿又沙又甜。蚯蚓不仅被用来消化畜禽粪便等有机废弃物,还被用来喂鸡。
在盛石生态农业示范区,小小的蚯蚓串起了一个生态农业循环产业链:采用生物技术对畜禽粪便等有机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转化为蚯蚓饲料;蚯蚓粪被用作蔬菜种植的有机肥;用蚯蚓来喂鸡,保证了鸡蛋的有机品质;鸡粪经过无害化处理后又成为蚯蚓的美食。
这一循环产业链让盛石生态农业示范区尝到了甜头。这种鸡蛋市场价为2元/枚,每斤价格在20元以上,是普通鸡蛋的4~6倍。示范区共1.2万只鸡,每天产蛋8000枚,仅此一项,就是一笔不少的收入。另外,用上蚯蚓粪后,蔬菜的品质和口感大大提高,虽然增产10%,但还是供不应求。
高 奇 崔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