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荣福(市职业教育中心教师)
编者按 这是一个普通的职业学校老师给我们写来的肺腑之言。26年的职业教育生涯不算长但绝对不短,始终工作在职业教育一线的他,目睹了职业教育从生源到授课到就业的天翻地覆的转变。作为一名职业教育工作者,对孩子们要不言弃,不放弃。职业教育维系着他们的成长和进步,在他们人生道路的重要关口,学生离不开教师的关爱、帮助和引领。他总结的一句话,很发人深省。中职生可以不读高中,但没有放弃追求;中职生可以不上大学,但也会成功;中职生可能不完美,但他们一直在努力。让我们认真读读这位老师的肺腑之言,也许会对职业教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26年前,从师范院校毕业的我在懵懵懂懂中从事了职业教育,在一所培养建筑类专业管理人才为目标的中职学校当起了教师。当时中专招收的都是学习成绩优秀的初中毕业生,教师的压力是学生的问题太多,他们所钻研问题的深度、广度让老师倍感紧张。
20多年过去了,学生送走了一届又一届,不知不觉间,生源的情况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当年上中专要中招成绩非常好的,也许还需找找门路、托托关系。今天,上中专无门槛,招生成了多数中职学校的难题;为了招生,学校需动员各方力量,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招不来学生,学校生存面临的难题;学生招来了,教师上课面临诸多困难。自觉性差,学习基础差,课堂纪律差,这是当前大多数中职生的真实写照。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职业教育工作者该如何应对?
一、克服职业倦怠,重树职业理想
当前,中职生表现出来基础差、接受能力差、自暴自弃,没有方向、没有目标等状况,使教师们感到困惑和焦虑,对自己的职业价值感提出了质疑,对工作产生了倦怠感。
学生时代本该是快乐的,可是我们面前的孩子们却时时感到郁闷、无聊、纠结、苦恼;他们上课睡觉、听MP3、绣十字绣、吃零食、夜里通宵上网等。学生不快乐又哪来教师的快乐?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唤醒学生的成长意识、发展意识,是职业教育工作的核心问题。尽管很多职业学校都在轰轰烈烈进行着校企合作、课程改革、专业建设等探索性工作,但社会生产发展水平落后、政府投入不足、管理体制滞后,其结果往往很不理想。
作为一名职业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深爱自己的职业。对孩子们要不言弃,不放弃。职业教育维系着他们的成长和进步,维系着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幸福,维系着社会的稳定。在他们人生道路的重要关口,学生离不开教师的关爱、帮助和引领。
二、帮助学生找回自信,明确职业目标
中考失利后无奈之下进入职校的中职生过早地背负了生活、就业、命运等重担。面对人生难题,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应对、思考,选择正确的行为方式。不能一味躲避、回避、麻木;否则,无异于自欺欺人。
其实,在当前的教育制度背景下,进入职业学校,将是一件幸运的事。近几年来的就业状况表明,社会需要大批高素质有技能的蓝领人才,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远远好于大学生。
仔细想想,在高中阶段花费三年时间学习的数理化知识,将来能用的比率很低;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学习的东西,可能一辈子都用不上多少,这该是多大的浪费!而在职业学校,学生的未来职业已经确定了大方向,在校期间的主要精力花在为自己将来的职业作准备,这多有意义啊!进入职业学校,没有了高考的压力,可以潜心学习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发展个人爱好,为未来打下良好的基础。如果对专业不满意,还可随时掉换专业或选修感兴趣的专业。在职业学校的发展空间多大啊!
在构建学习型社会的今天,学习不再是阶段性的任务,而是一个人终生要做的事情。中职生在实现自立后,还有许多通过不同方式进修深造的机会,可以及时弥补自己知识的不足。
毕淑敏说过:“我们可以不伟大,但我们庄严;我们可以不永恒,但我们真诚;我们可以不完美,但我们努力。”完全可以这样说,中职生可以不读高中,但没有放弃追求;中职生可以不上大学,但也会成功;中职生可能不完美,但他们一直在努力。
三、改革评价机制,评价模式职教化
黄炎培认为,职业教育目的包括为青年谋生和为社会分工服务两个基本方面。职业教育就是培养应用人才和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技能的劳动者,与普通教育和成人教育相比较,职业教育侧重于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
职业教育与普教是两个不同的教育体系,其人才的培养目标有很大差异。职业教育要有自己的评价模式,绝不能沿用普通教育的评价模式。职业教育评价模式要职教化,既要符合职业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又要符合教学评价的普遍性;科学、客观、公正,联系行业实际,可操作性强。
1. 评价学生既要关注学业成绩、学习结果,更要注意对其学习过程及进步程度的评价。比如,对旅游专业、工程造价专业的学生,既要评价其书面与口头表达方面的能力,更要评价注其在旅游景点或施工现场的知识运用等实际操作能力。
2. 教师不再是评价的唯一主体,社会企业及学生本人都应参与评价,让评价过程变成一种民主参与和交往的过程。评价还应发挥学生自身在评价中的作用,通过不断自我反思,引导学生学会思考,正确评价自己,提高自我认识水平,促进自我完善。
教育评价不是简单地给学生一个分数,更不是一个名次的高低,它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部分。教师要学会恰当地使用教学评价去促进教学,促进学生职业技能的形成。评价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健康、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职业教育是一件神圣的事业。职业教育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职业教育受益于社会,社会也受益于职业教育。中职教育是平民教育,生存教育和弱势群体的教育,需要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全面加强职业学校基础能力建设,真正使职业教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助推器。落实职业教育政策,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当是我们每个职业教育工作者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