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仝伟平
昨日上午,雨下个不停。9时许,市行政服务中心司法局公证处窗口的公证员陈枫萍细心地准备好所有材料,匆匆忙忙地坐上出租车出发了。
他要为一个公证当事人上门办理公证。
这是陈枫萍和公证当事人的约定。半个月前,公证当事人到市行政服务中心司法局公证处窗口咨询放弃继承权和赠与合同的公证问题。该公证当事人告诉陈枫萍,他父亲去世了,留下一处房产,母亲年纪大了,他们兄妹4人准备对该房产进行处置。大家已经商量好了,他们兄妹4人中有3人放弃该房产的继承权,由剩下的那个人继承;母亲也将其享有的该房产份额赠与那个人。眼下,他们需要对该房产继承权和赠与合同进行公证。但其母亲身体不便,不能前来办理相关公证事项,该公证当事人不知该怎么办。听了该公证当事人的讲述,陈枫萍说,他愿意上门服务。于是,陈枫萍和该公证当事人约定了上门服务时间。
虽然天气不好,但约定的日期不能推迟。来到该当事人家里,陈枫萍立即投入工作。陈枫萍拿出之前准备好的材料,按照程序逐一进行:检查每一个的身份证、问明当事人亲属关系、填写公证申请表、办理公证告知书、做谈话笔录……陈枫萍工作起来一点也不含糊,对于需要检查的材料,他看得认真仔细;对于需要了解的内容,他问得清清楚楚;对于需要说明的事项,他解释得明明白白。陈枫萍在最短的时间内为该公证当事人办理了公证手续。最后,陈枫萍又对所有的手续一一核实,检查是否有漏掉的内容,直至确认无误,他才离开。
在路上,陈枫萍一边笑,一边若有所思地说了这样一句话:“做好公证工作,也能促进社会的平安与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