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开四月天,满城春色竞绽放。自全市开展声势浩大的北部山区生态环境治理近两个月以来,笔者在中站区通过实地探访,欣喜地看到,多家非法采矿厂、加工点供电设备被彻底拆除;部分灰窑已经停止生产,矿产资源检查站的工作人员对过往运输矿产品车辆进行严格检查。随着各项具体工作的有序、高效推进,这一顺民心、得民意的“德政工程”,正使北部山区发生着可喜的变化。
“这次党委、政府为老百姓撑腰,非法采矿厂终于被取缔了,真是大快人心啊!过去俺村整日尘土飞扬,地面上全是黄土和碎石,令村民苦不堪言。你瞧,当时开山放炮时俺家院墙被震裂了,今后可以安宁过日子了!”饱受污染之苦的龙翔街道河口村村民对笔者诉说时言语哽咽。
利剑出鞘斩“黑手”,筑牢整治非法采矿的铜墙铁壁。据中站区北山治理领导小组副组长、副区长吴天广介绍,北山整治工作凝聚了政府主导、部门主抓和社会主体“三股力量”,形成了工作合力。区财政已投入资金150余万元,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截至目前,共取缔非法采矿点35个,规范证照齐全采矿企业7家,对1家证照今年到期的采矿点下达了到期停产通知书。下一步,该区将采用封山育林、人工造林和飞播造林方式,加快山区绿化步伐,引导群众发展观光采摘、餐饮服务等旅游配套服务业,推动群众向山区旅游业转移就业。如今,沿焦青旅游通道,共有农家乐饭店20余家,逐步形成了农家乐餐饮服务带。
据了解,该区还将北部山区综合整治工作纳入政府目标考核体系,构建了区、街道、村三级监管体系,组建了北部山区生态环境治理综合执法队,在主要出口设置矿产资源检查站,对过往运输矿产品车辆进行检查。同时,建立奖惩机制,对山区综合整治工作实行奖补扶持,调动街道、村委会的工作积极性;由区国土部门牵头,城管、农林、监察等部门共同参与,齐抓共管,相互协作,确保成效。区委、区政府成立督查组,对各成员单位的行政执法情况和责任落实情况进行定期、不定期督察;为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在各涉矿村聘请政治觉悟高、责任心强的村民担任村级矿产资源协管员,配合联合执法队巡查和举报非法采矿行为。
为彻底改变非法采矿现状,还群众一方净土,该区进一步推进了以关停非法采矿点为重点的集中整治,以已开采区域为重点的山区生态恢复治理,以山区农民就业为重点的安置工作。经排查,该区北部山区对已开采区域30余处,分别制定了治理措施,初步实现了从乱采滥挖到可控开采。
为将治理工作转向制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该区建立规划先行、项目带动、长效管理,完善联合执法长效机制。截至目前,共编制上报山区生态保护、道路、水系等各类项目4个,总投资1.6亿元。其中,太行怀川溪谷、中山国际园林式温泉酒店项目顺利推进,水井山庄项目已开工,焦青路改造、新园路—峰林峡道路、群英水库二坝建设,群英渠生态饮水供给功能改造提升、山区水源建设等项目已与市有关部门进行了对接、沟通。同时,区政府每月召开一次北部山区生态环境治理联席会议,每月对相关街道的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一次督导,确保治理效果。
有破有立。北部山区非法采矿整治后,如何建造一个青山绿水的生态环境成为市民最为关注的问题。据悉,两大公园项目的开工使生态环境改善不再是空中楼阁。建造衡苑矿山公园项目已完成前期准备工作,将于4月底开工建设;红砂岭生态公园项目预计下半年可动工,目前100亩精品绿化任务已完成,6500亩山区绿化任务已完成招标,预计可在8月份全面完成。
中站区通过化荒变绿,建景造园,全面开展北部山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扎实推进山区恢复治理工程,把北部山区打造成山清水秀的“后花园”。 张 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