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朱传胜 实习生 申孟杰
你能否聆听到血液在心脏循环中“汩汩”流动的声音?你能否聆听到心脏“砰砰”的跳动声?也许,健康的你根本不会感觉到这些,可是,对于众多的心脏病患者来说,这“汩汩”流淌的血液常常会遇到“河道阻塞”,这“砰砰”跳动的生命节拍会突然产生强烈的变奏,让他们无法承受如此之快的心跳,进而威胁他们的生命安全;而对于心脏科医生来说,这“河道阻塞”的信号、这变奏的心跳之音则如同冲锋的号角,让他们在风口浪尖上和死神展开一场场殊死的搏斗,让死神一次次望而却步。
在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二区,身经百战的医生们已记不清楚参加了多少次这样的战斗,不过他们记得最清楚的是,他们的手机必须24小时开机,一旦接到通知,必须迅速赶到手术室并投入到急诊手术中救人。
就在4月24日,该科收治了一名年近八旬的老太太。这名老太太是从博爱县一家医院转送过来的,当时的症状十分严重,不但反复发作意识不清,而且肢体还一直抽搐。经检查,她的心脏跳动最慢时仅为每分钟20次,并出现了大于5秒的心脏停跳。随后,接诊医生确诊其为心脏传导系统退化引起的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由于心脏跳动过慢,老太太的病症反复发作,随时都会出现猝死的可能,该科医生立刻用临时起搏器“保驾”,并为其做了“永久性双腔起搏器植入术”。术后,由于心动过缓的症状及时解除,老太太的病症消失了。
今年53岁的武陟县农民老李,也是在该科捡回一条命。4月19日,他下地干农活时,突发剧烈的胸痛,且持续不断,不见缓解。随后,家属赶忙将老李送到该县一家医院救治。经心电图显示,其为急性下壁心梗。医生建议家属赶快把老李送往市第二人民医院进行抢救。接到电话后,该科开辟绿色通道,医生们严阵以待,做好所有的术前准备工作,患者一到,可以立刻进行抢救。由于患者没有参加新农合,家里的经济条件也不好,于是该科医生用费用最低的溶栓治疗来救治老李。通过静脉溶栓治疗,心电图结果显示患者病情明显好转,但是依然感到胸痛。一般情况下,溶栓治疗成功后,血管将会通畅,患者胸痛的症状会明显缓解。出现这样情况,只有两种解释,一是冠脉血管没有溶通;二是血管溶通了,但冠状动脉血流很差。经过与家属沟通,该科医生随即为老李进行了冠脉造影检查。结果显示,老李右冠状动脉远段99%次全闭塞,前向血流为TIMI1级,也就是说,老李经过溶栓后,其血流并不能完全充盈远端血管,进而达不到心脏所需的血流量。随后,该科医生又给老李施行了补救PCI手术(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老李的胸痛症状消失,家属紧皱的眉头也舒展了。
“时间就是生命”。这是该科医护人员常说的一句话。因为在通常情况下,心梗病人发病24小时内猝死率最高;而心肌一旦缺血20分钟便开始坏死,不及时抢救,一条鲜活的生命转眼就可能消失;或者即使抢救过来,坏死的心肌也难以恢复。为此,该科专门开辟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抢救治疗的绿色通道,以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的成功率。
该科主任仝锋告诉记者,不借助外援力量就能独立完成急诊PCI手术是该院心血管内科一个招牌手术,在全市开展最早,手术量最大。如今,不少急性心脏病患者都会慕名到该院就诊。
为了应对急诊手术,该科医护人员即使在深夜里,接到电话也会立即赶到医院进行手术。由于该科的医护人员表现十分突出,在今年该院进行表彰的十大服务之星中,仝锋就是其中的一位。该院给出的获奖理由是:仝锋自去年接管心血管内科二区后,在科室狠抓优质服务,而且其本人也是以身作则,不但加班加点工作,还常常在深夜赶到医院救治病人,使抢救成功率在95%以上。
在这一点上,记者也感受颇深。本来,记者与仝锋早就商定好采访时间,但因为其工作忙,采访只好推迟到上周六上午。当记者按照约定的时间进行采访时,仝锋仍无法正常接受采访,前来就诊的患者让他挤不出一点时间。记者一直等到中午,但他仍在忙碌着。无奈,记者只好于周日上午再进行采访。然而,记者等到了11时30分,他才忙完,接受了采访。
不过,记者在该科医生值班室等待仝锋时,一件事情深深地打动了记者。当时,该科收治了一名来自沁阳的冠心病患者,经冠脉造影检查,患者冠脉三支血管均有严重狭窄,病情较重。但是,仝锋详细向其家属介绍了检查结果后,建议他们到心胸外科做心脏搭桥手术。他向家属解释,这名患者也可以通过介入放支架来解决病痛,但是由于病变多,所放的支架较多,这将大大增加手术费用,比做心脏搭桥手术要贵很多。
“作为一名医生,除了救死扶伤外,还得要考虑患者的经济条件,尽量让患者少花钱看大病。”仝锋不但常常这样说,而且也经常这样去做。
前不久,他在给一名冠心病患者做介入手术前,患者家属给他送来红包,被婉言拒绝后,患者家属不放心,坚决让仝锋收下。为了让患者家属放心,仝锋暂时收下了红包,并在手术后用红包里的钱为患者缴了医疗费。患者及其家属得知后,深为感动。为了表示感谢,他们给仝锋送来了锦旗。
在仝锋的影响下,该科医护人员视患者为亲人,处处为患者着想。在该科的一块留言墙上,不少患者用留言的方式表达了对医护人员技术高超、品德高尚的感谢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