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武陟县抢抓沿海发达地区产业加速向中西部转移的历史机遇,乘借中原经济区建设和焦作市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之势,充分发挥区位、交通、资源、成本、环境等优势,强化政策保障,强力招商引资,夯实承接平台,优化承接环境,着力引进关联度高、辐射面大、带动力强的龙头型、基地型大项目,成功引进了晋煤集团、山煤集团、郑州日产、国药集团、京能集团、辅仁集团、北方奔驰、河南中轴、河南华晶等一批国内500强企业和行业龙头企业,承接产业转移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2011年以来,该县引进5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86个,其中1亿元以上工业项目51个,实际利用市外资金115.5亿元。
优化政策,吸引转移。该县修订完善了《武陟县招商引资优惠办法》,对引进大项目、好项目给予财政扶持和奖励扶持;出台了《关于支持工业企业对外合作加快转型发展的意见》,鼓励企业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和对外合作。同时,该县还制定了《产业集聚区标准厂房建设使用优惠办法》。一系列的优惠政策,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降低了产业转移成本。
强力招商,争取转移。该县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手段,主动出击,大招商、招大商。一是坚持大员招商。遇到投资大、前景好、带动力强的重大项目信息,该县主要领导亲自出征、亲自洽谈、亲自到一线与客商面对面联络具体事宜,保证了项目引进的成功率。二是坚持集中招商。去年,该县抽调14名县级领导、选派14名乡镇长、93个县直单位副职共224名优秀干部,组建107个小分队集中外出招商,并成功举办了30个重大招商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今年,该县将实施“2445”招商计划,即开展2次集中招商月活动、举办4次项目集中签约、4次项目集中奠基仪式和5次招商推介活动,力争吸引和承接一批战略性投资项目。三是坚持产业招商。围绕四大支柱产业、四大新兴产业,该县成立了五大班子主要领导任组长、县直主要经济部门综合协调的八大产业培育领导小组,科学编制了产业发展规划,高质量谋划了458个八大产业重大项目,并且各大产业组带着项目和相关企业,主动到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唐等发达地区开展项目推介和招商引资活动,积极承接相关产业转移。2011年,该县共拜访客商800余名,签订合同项目68个,计划总投资316.6亿元。四是坚持蹲点招商。去年,该县分别在廊坊、东莞、常熟、绍兴、萧山设立5个招商办事处,瞄准重点产业溢出地开展专业招商,要求每个招商办事处每年至少举办一次县情说明会,发布招商项目,宣传推介武陟。2011年年底,该县在上海、东莞、常熟、绍兴和萧山珠分别举办县情推介活动,签订了塑料产业园、彩印包装园、苏州工业园等一批超10亿元的重大产业转移项目。五是坚持科学招商。一方面,该县编印了招商引资、产业承接指导手册,鼓励引导各级各部门招引和承接关联度强、技术含量高、产出效益好的产业项目。另一方面,成立了项目投资评估委员会,建立了招商引资项目评估机制,严把项目准入关,坚决杜绝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引进,有力提升了承接项目的质量。
打造平台,承接转移。该县重点打造了三个产业承接平台。一是按照“产城融合”发展的要求,紧邻县城规划建设了16.42平方公里的省级产业集聚区。目前,已建成了“六纵九横”的路网框架,同步绿化、美化
并配套了管网、电网等设施,建成多层标准厂房36栋计26万平方米,建成区面积达10平方公里,重点承接生物医药、造纸及纸制品加工、装备制造等产业。二是依托詹店紧邻新乡平原新区和省会郑州的区位优势,在县域东部、焦作东站周围,启动建设了25平方公里的詹店新区,目前已建成东部工业区“三纵一横”道路,重点发展专用汽车、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和低碳产业。三是在县域西部,立足西陶、大封工业基础优势,规划建设陶封工业区,重点发展食品加工、电线电缆等产业。
优化环境,服务转移。在硬环境建设上,该县投资2000余万元,聘请国内一流规划设计机构,编制了全县城市发展整体规划,启动了木栾新区,打造承接产业转移的商务功能区;实施了包括1个广场、3个入城口改造、5个公园和7条道路的“1357”城建工程,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形象,增强城市对人流、物流、资金流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在软环境建设上,该县对产业转移项目实行“一个项目、一套班子、一包到底”的服务机制,在每个重大项目建设工地都设立了警务室、巡逻队,全天候蹲点守护,坚决杜绝干扰项目施工的违法行为;建立了重点项目“挂牌保护”制度,不经允许,任何单位不得私自检查。目前,该县率先在产业集聚区和詹店新区成立行政服务办事大厅,实行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理,提高行政效率,营造了吸引产业转移的优良环境。 (王志涛 冯振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