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史文生
在我市众多农机合作社里,无疑,孟州市新合农机合作社是一朵奇葩。
孟州市无一亩稻田,却有一个专门从事稻麦机收的合作社,这就是新合农机合作社。据悉,这也是我市唯一的专门以稻麦跨区机收为主要经营形式的农机合作社。
“我们的社员,只有他购买一台久保田,我确保他一年净赚10万元。”该合作社理事长王雁峰向记者这样表示。
投资20多万元,一年净赚10万元,这玩笑也开得太大了吧?
“我可不敢给你开玩笑,你在焦作日报一登,假如是假话,那我还不被社员们的吐沫星淹死。”。王雁峰讲述起他和他的社员们的创业故事。
1998年9月,王雁峰倾其所有,投资34万元购买了一台久保田稻麦两用收获机,开始了他的跨区机收作业。他利用久保田生产厂家提供的机收信息,到广东、浙江、江苏等省收获稻子,当年机收面积3200亩,净赚12万元。后来,他又陆陆续续购买了4台久保田。2007年7月,他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成立了新合农机合作社。经过几年发展,目前,该合作社已拥有社员52人、42台稻麦两用收获机。去年,该合作社跨区作业8万亩,单车年收益均超过10万元。
4月24日,该合作社20名社员又一次性投资408.8万元购买了20台488型久保田稻麦两用收获机。当日,该社社员驾驶10台久保田前往四川省凉州彝族自治区收割小麦。据王雁峰介绍,去年,他们合作社在这里签订了8000亩小麦收割合同。在四川机收结束后,他们将赶往浙江省嵊州市收割大麦。自此,他们将开始长达8个月的机收作业生活。
该合作社社员、大定街道北开义村村民韩世忠原有一台久保田稻麦两用收获机,每年作业面积1000多亩,除了给雇的3名机手开工资及正常开销外,一年净收入不少于10万元。这一次,他投资20.44万元又购买了一台久保田。他告诉记者,合作社把跨区机收地点、车辆保养、人员吃用全部考虑得很周到,作为社员你就是考虑投资买机械就是了。
西虢镇韩庄村村民高大志是当地有名的种植大户,他承包有600多亩土地,其中种植韭菜就有300亩,一年纯收入200多万元。即便如此,他去年还是很坚决地加入了新合农机合作社。他激动地对记者说:“以前,听他人讲新合农机合作社社员只要有一台久保田,一年净收入10万元,我有点儿不相信。去年,我跟他们到四川省成都市收割水稻,一看惊呆了,乖乖,一台车一天正常收入3000元。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人家来钱这么快,从四川回来,我就申请加入了新合农机合作社。”这一次,他也投资20.44万元购买了一台488型久保田。“现在政策多好,买一台488型久保田,政府就补贴5万元。此外,我又投资了50万元,购买了2台688型久保田,车马上就到。到年底,你再来采访,看好吧。”高大志看来志气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