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的好“妈妈”赵双成,看了题目您可能会认为他是个女干部,其实他是个典型的男子汉。职工的好“妈妈”只不过是多氟多公司职工对工会主席赵双成的爱称。五一前夕,笔者参加多氟多公司召开的五一职工座谈会,座谈会上,职工们对工会为职工维权、为企业献计献策方面给予了高度评价,但更多的是感谢他们的好“妈妈”——赵双成。
身材匀称,身穿一件灰色夹克衫,两眼充满柔和的目光,未开口,先带笑,浑身散发着一种亲和力,这就是笔者眼前的赵双成。在他的心中有副担子,一头挑着企业,一头挑着职工。职工称他为可信赖的好“妈妈”,企业称他为“稳定器”。
赵双成为什么被职工称为好“妈妈”?在采访中听到的答案很简单,就是职工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问题和困难,赵双成知道后都会主动为他们排忧解难,“婆婆妈妈”的大小事情他都管,所以他就被职工称为好“妈妈”。
赵双成怎样当好“妈妈”?有事例为证:邵俊华是多氟多公司技术部的一名青年员工,老家在信阳农村,家境困难,刚上班不久父母双亲在老家突然患病,这下难坏了邵俊华,如果回家照看父母,就会影响工作。赵双成得知情况后,在公司借了5000元钱,让邵俊华立马回家照看老人,这事让邵俊华感动不已。让邵俊华感动不已的不止这一次。今年初春,邵俊华经过几年的恋爱,终于要当新郎了,婚期眼看要临近,婚礼筹备的事还没着落,他父亲去年病逝,家里没了主心骨,在这里举目无亲婚礼该咋办?同事工友出主意说,“婚礼这事不用发愁,有事找‘妈妈’啊!”一语点醒梦中人。对啊,找赵“妈妈”!就这样,邵俊华的婚礼从定酒店到车辆安排、从婚礼议程到司仪,赵双成全程安排得圆圆满满。
其实这只是赵双成为职工操持婚礼的一个例子,你若问赵双成从2002年多氟多公司成立以来,他为多少青年职工的婚礼当过主持人,他自己也记不清了。
多氟多公司这几年快速发展,引进了不少人才。每逢春节,赵双成没有休息过,他在公司里,每当看到有职工掂着旅行箱回家过年,他就会让职工坐上他的车,送到车站。这个时候,他的车就成了职工的专车。每当职工的父母从外地来公司看望孩子,他就会主动陪职工的父母一起吃饭拉家常。今年20多岁的吴海峰和吴林都是从南方来的大学毕业生,他们自从来到多氟多公司就深深感受到了赵“妈妈”的体贴关怀和照顾。他们为企业有这样的领导感到自豪,在采访中他们也表示,会把自己所学的知识都贡献给企业,这样才无愧于领导对他们的关心和照顾。
和赵双成一块儿工作过的人都称他为“拼命三郎”、“工作狂”。的确如此,在他的脑子里没有什么比工作更重要,没有什么比职工更让他牵肠挂肚。他总是想别人所未想、干别人所未干的事。去年冬天,公司的锅炉突然坏了,晚上他和维修人员一道加班抢修到天明。生产车间设备出了问题,他说:“我不懂技术,但我可以给技术人员送去可口的饭菜。”
职工合法权益如何保障、劳资关系矛盾如何化解、工会组织作用如何发挥?从2008年起,他在公司中组织开展了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建立了以职位体系为基础、以技能薪酬为主要形式的工资制度,工资标准与企业的经济效益挂钩。
今年3月,工会通过组织集体协商,企业方与职工方达成一致意见,再次决定将2012年的平均工资增长率定为12%。工资集体协商让广大职工充分享受到了经济发展带来的实惠,激发了职工爱岗敬业的工作热情,更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形成了企业和职工“双赢”的局面。
走进赵双成的心里世界,你才会真正感受到什么是平凡而不平庸。作为多氟多公司的工会主席,他从来没有把自己当做一个“官”,每天接触的都是普通人,干的全是“芝麻事”。但是,他却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把企业工会打造成了职工信赖的温馨港湾。
许来伟 崔喜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