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4月21日,全市领导干部大会召开,一场“学先进、转作风、做示范、当引领”深化执行力建设活动在沁阳深入开展。贯彻会议精神,我们该如何打造执行力?“六个示范引领”目标如何实现?周边县市的发展有哪些可供借鉴学习的经验?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近日深入综合实力排名全省县(市)前列、全国综合经济实力百强县(市)——巩义市进行采访。
巩义市地处豫西,位于省会郑州和古都洛阳之间,是诗圣杜甫的故乡,河洛文化的摇篮。现辖15个镇,5个街道办事处,289个行政村,26个居委会,面积1041平方公里,人口81万。
这里是全国乡镇企业发祥地之一。早在20世纪七十年代,巩义市回郭镇领办社队企业的经验,被毛泽东同志誉为“伟大的光明,灿烂的希望”。40年的发展,巩义目前已形成了24个工业门类、八大支柱行业、三大产业集群,具有一定特色的地方工业体系。目前,全市规模以上企业338家,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174家,上市企业7家。自1992年以来,该市综合经济实力一直位居全省县(市)前列,跻身全国综合经济实力百强县(市)。
走进巩义,让我们一起探寻这块热土上演绎的变革与创造。
几年前,记者曾到访过巩义,扑面而来的城市建设、工业发展热潮让人难忘。此次再访,在高楼林立、绿色如荫的城市中,走近在各个岗位上忙碌的巩义市广大党员干部,他们那种拼搏实干、无私奉献的精神催人奋进、感彻心扉。
一任接着一任干
在巩义市,曾经有过这样的争论:“思路与执行力哪一个重要?”一场解放思想的大讨论,让巩义市上下在辩论中明确了发展的方向:抓执行一定要落实,只有落实才能变思路为现实。
从回郭镇领办社队企业的经验,到竹林镇耐火材料的兴起,乡镇企业、集体企业是巩义工业发力的开端。
“七山二水一分田”,形象地概括了巩义的地理位置与现实状况。立足于“山水”,该市几届市委、政府领导班子脚踏实地,开始了巩义新的腾飞。
“四城联创”,是该市城建史上的重大工程。短短一年,一场考验执行力的城建攻坚战,让“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四块牌子落户巩义。在这场攻坚战中,广大党员干部的作风砺练得更加务实。
从“企业服务年”到“联审联批”抓好环境,作风建设在这里一步步推进。而关于解放思想的大讨论也让巩义的发展思路更清、方向更明。
“中部崛起、两翼腾飞、北部开发、南部蓄势”,地理、区位的准确定位,使巩义的转型更加务实明朗。
“吃”出来的四种精神
2002年,总投资达4亿元的城建项目在巩义市掀起了一轮城市建设高潮。承担着全市城建规划、建设和管理等多项任务的是住建局,该市的城中村改造办公室就设在这里。
“我们的城建工程是在骂声中起步,在掌声中结束。”该市城中村改造办公室主任翟书奇说,“如果没有‘吃话’、‘受话’的精神,什么事也干不成、干不了。”翟书奇介绍,“每年巩义的城建道路都在9条以上,今年是12条。”
在巩义,这么繁重的建设任务,干部队伍的动力在哪里?
“上级的决策,在我们这里就是落实和执行。在强化基层执行力上,第一要有一支干事创业的干部队伍;第二要有吃亏、吃苦、吃重、吃话的精神;第三要有一个具有高度责任感、讲奉献的团队。具备了这些,我们就能把所有的困难解决掉!”
所谓“一线工作法”,就是上至单位一把手,下至每一个干部职工,吃住在工地,现场办公、现场解决问题。
在该市杜甫路街道办事处里沟村拆迁工地上,记者见证了这样一幕。在几间板房临时搭建的指挥部里,下午2点,虽然还没有到上班时间,这里却已经忙碌起来。对照自己的岗位职责,每个党员干部的分工一目了然。
地处市区的里沟村此次需要拆迁2.5万平方米。从拆迁任务下达的那一刻起,办事处和村里的党员干部就没有离开指挥部,短短六天时间,拆迁协议签订、群众搬迁、安置等各项工作有条不紊。6天时间,已经拆迁4千平方米。
“摸好底子算好帐,用活政策招好商”,这是村干部总结出的工作经验。
“这工作一项项都要细,从协议签订的时候,群众就知道补多少钱,给多大面积的住房。有的想不通,我们就组织党员、村民代表去外地参观,人家的拆迁政策与自己的一对比,多数群众算过帐,都想通了。”村干部信心十足地说,“剩下的2万平方米,超不过10天,就能完成!”
行政审批服务中的“两个转”
走进巩义市的各个机关,整洁、优雅的环境和高效、快捷的办事效率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该市的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几十个审批单位集中办公的大厅里井然有序。每个窗口都有忙碌的身影。
“行政审批以前在巩义有1100多项,精简后只有140项。”该中心负责人说。
“手续一次性就能办妥,从来没有再跑第二次的。”正在办理税务手续的巩义市金刚陶瓷材料公司会计张国平说。
“单位围着窗口转,窗口围着百姓转,里转外不转。”行政审批中心副主任闫志伟风趣地说。
工商行政服务窗口是大厅里较为忙碌的窗口之一。说到办事效率,窗口工作人员张小静告诉记者:“企业办理股权处置,要到银行、担保公司贷款,按规定是5个工作日,我们要让商户在2个小时内拿到通知书。”
“几个小时可以救活一个企业。”用在这里,是最贴切了。仅仅今年前四个月,工商窗口就高效办理了30余家企业的股权处置,保障了企业的资金运转。(下转二版)
记者 李太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