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 闻 4下一版
省委书记夸咱绞胎瓷
纪念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成立90周年大会在京隆重举行
牢牢把住食品药品质量安全生命线
今年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有新变化
图片新闻
“咱农民也享受免费体检了”
图片新闻
九三学社焦作市委
在武陟县开展“三下乡”活动
11个小时的紧急搜救
夏季感冒多喝水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2年5月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省委书记夸咱绞胎瓷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本报记者 李光远   

  4月28日,精心打造的焦作金谷轩绞胎瓷文化礼品在信阳第二十届国际茶文化节古代茶器展上亮相,凝如脂、润如玉,底部印有我国当代花鸟画名家、海峡两岸《富山春居图》合璧展出的推动者何水法的字画和印章的6件绞胎瓷展品,吸引了十六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原副主席曹刚川,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卢展工等与会嘉宾的驻足观赏。

  看着展柜中纹理清晰、色泽如玉的编织纹茶碗,自然流畅,如行云流水的绞胎瓷茶罐,碗底、罐面分别上书何水法亲自用朱笔题画的兰花和“信阳红”三字,字、画、瓷相符交融,互相辉映,浑然天成,千年古瓷,再放异彩,卢展工连说:“很好,很好!”

  在茶器展的斗茶环节,用的是金谷轩绞胎瓷羽毛纹茶杯,曹刚川与卢展工等嘉宾连连举杯品茶。

  “卢书记,这是我的作品,送给您。您看怎么样?”陪同在侧的何水法将印有自己亲笔字画的金谷轩绞胎瓷礼品递了过去。

  “你的作品?”卢展工问。

  “上面的字和画是我写的画的,瓷器是由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当阳峪绞胎瓷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柴战柱制作的。”何水法答。“很好,很好!”卢展工一边称赞一边将杯底书有红色“福”字和兰花的绞胎瓷展示给在座嘉宾。

  当得知只有3件这样的绞胎瓷礼品,卢展工说:“先送给远道来的客人。”他一边说一边将绞胎瓷礼品递给了曹刚川等嘉宾。

  “水法,绞胎瓷是名瓷,源于焦作当阳峪,兴于唐、盛于宋,而后式微,失传多年,如今焦作用传统工艺又把它开发出来,这就是传承。你将你的传统花鸟绘画艺术与绞胎技术相结合,这很好,很有创意。一画一瓷,一瓷一品,这就是我们河南的文化产业,希望水法你今后多加支持啊!”卢展工语重心长地对何水法说。

  “卢书记话虽不多,却点出了焦作绞胎瓷产业的发展理念,道尽了焦作绞胎瓷发展的历史和现实。”事后何水法如是感慨。

  柴战柱虽将焦作市失传近千年的绞胎瓷工艺进行了恢复和发展,并已研制和开发出绞胎艺术瓷系列产品共七大类,品种已有100余种,但其市场规模却只有区区几百万元营业额,远远未形成产业,相对于汝瓷、钧瓷动辄上亿的产业规模,不可同日而语。

  “原因何在?”何水法曾这样询问柴战柱。

  “一方面是养在深闺人未识,虽是名瓷,却缺少有力的推介宣传。”柴战柱说,“在不改绞胎艺术特色的前提下,什么方法我们都能尝试,都敢尝试。如果用艺术大师作品的艺术价值来提升绞胎瓷的文化价值,也许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俩人的想法一拍即合,何水法当即委托浙江省报华楼书画院院长章健,在河南省文化强省协会副秘书长袁克伦和焦作市文产办负责同志的陪同下,来到焦作考察绞胎瓷文化产业,调研是否可选用绞胎瓷作为瓷器画材。

  4月11日,何水法出席洛阳牡丹节书画展时,应柴战柱请求,欣然提笔,在特别制作的十多个绞胎瓷茶具胚胎上作画写字,历时近3个小时,完成“福、寿、佛”等字和多幅画作,并如愿在信阳茶叶文化节上作为文化礼品送给曹刚川等嘉宾,赢得了卢展工书记的赞许。

  “正如卢书记所言,‘一画一瓷,一瓷一品’,独特而不重复,有创意才有产业。”何水法说,“原来传统的绞胎瓷上面是没画的,柴战柱在创新的同时为了表现绞胎瓷的特点,设计的茶具上半部分是一些原始的花纹,下半部分是空白,空白处加上我的画和字,效果不错,这是一种尝试。这样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我们加以创新、发展,这是一条非常好的发展路子。”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