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宝星
近日,《焦作日报》刊发署名“武德”的政论文章《以转求变快发展》,阐述了我县“转型求变,加快发展”的科学决策和战略举措。作为一个综合部门的负责人,深感使命光荣,时不我待,概况起来讲,就是四句话,即:规划是灵魂,调整是主线,项目是抓手,作风是保障。
一、突出规划引领转型的灵魂地位
我们国家历来靠规划来调控国民经济运行,经济转型升级也离不开规划的引领。一是学习好“大规划”。只有把上级的“大规划”学习好、消化好,才能真正了解上级的发展意图,明晰发展定位和发展方向。二是让“小规划”进入“大规划”。我们编制“小规划”的时候,对事关武陟长远发展的重大政策、重要事项要认真研究,及时上报,争取把我们想做的事纳入上级规划,以便获得更多支持。三是适时修编小规划。国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变化,在不断地对宏观政策进行调整,我们一定要增强敏锐性,关注国家政策的任何细微变化,抓紧做好小规划的修编,抢得先机,争取国家支持。现阶段,中原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焦作市经济转型示范市获省政府批复,我县编制了《建设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三化”协调试验区实施方案》,明确转型的目标和重点,用规划来指导发展、引领发展,切实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谋出地位,做出贡献。
二、突出结构调整推动转型的工作主线
加快经济转型升级,要坚定走“两不三新”道路。一是加快工业转型。工业转型升级,就是“抓大扶小培新”。“抓大”就是抓大企业、大产业。一方面鼓励大企业增资扩产,进一步做大做强,充分发挥发大企业的带动效应;另一方面改造提升造纸、食品、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等四大传统产业,扩张产业整体规模,培育四个超百亿元大产业。“扶小”就是扶持小微企业。积极帮助企业开拓市场、提升管理,促进与大企业协作配套、优势互补、融合发展。“培新”就是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立足实际,力争在专用汽车、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低碳等方面取得突破。二是加快农业转型。首先要提升粮食生产能力。认真组织实施《河南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规划》,促进粮食生产由稳产向高产转变。其次要提高农业效益。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高效农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其三要培育龙头企业。鼓励支持现有龙头企业,拉长产业链条,膨胀企业规模,争创省级、国家级龙头企业。三是加快发展服务业。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的融合发展,是全球范围内产业调整升级的大趋势。我们要认真落实促进服务业发展的各项政策,坚持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并举,着力构建功能完备、布局合理、服务高效、供给良好的现代服务体系。
三、突出项目支撑转型的第一抓手
发展是第一要务,项目是第一抓手。发改委作为项目主管部门,一是要抓好项目库。按照建设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三化”协调试验区的要求,谋划一批对经济具有巨大支撑和拉动作用的重大项目,为优化经济结构,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奠定项目基础。二是要争取好项目。加大与国家有关部委的衔接力度,争取更多的项目进入上级支持盘子,力争全年政策性资金争取有更大突破。三是要运作好项目。2011年我委推荐的制动器开发公司盘式制动器项目列入国家重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计划,成为国家振兴民族工业的扶持项目之一。今后,发改委将继续积极推进重大项目上升为国家支持的大项目。
四、突出干部作风保障转型的社会效果
加快经济转型,干部是关键,作风是保障。一是加强学习。发展改革工作涉及面广,情况变化快,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学习,通过学习,提升创新力、执行力。二是真抓实干。发展改革工作大事多、急事多、难事多,必须进一步发扬吃苦耐劳、务实肯干、勇于奉献的精神,认真做好每一项工作。三是强化监督。对干部作风开展经常性监督检查,通过作风检查促使干部把更多心思和精力放在加快发展、推动转型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