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日前,位于沁阳市的永威安防、河南启瑞2家企业分别就生物法制丁醇、植物中提炼生物柴油等6个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与中国科学院老专家技术中心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这意味着刚刚成立的中科院老专家技术中心沁阳工作站将逐步运转起来,在科技转化为生产力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4月26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专家进沁阳”活动启动仪式举行。沁阳市政府与中国科学院老专家技术中心签订了合作协议,并组建了中科院老专家技术中心沁阳工作站和中科院老专家技术中心成果转化沁阳基地。
中科院原副院长、研究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常委杨柏龄,中科院院士童庆禧,中科院老科协副会长兼秘书长何远光,中科院人事局原局长、老科协副会长张志林,中科院原高技术与企业局局长、研究员、老科协副会长李致洁,中科院老专家技术中心常务副主任、高工魏立新,河南省中科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处长、副研究员李克勤,中国科学报驻河南记者站执行站长谭永江等30位院士专家以及焦作市政府党组成员、副市(厅)级干部田立杰,河南省院士办公室主任柳录明,焦作市科技局纪检组长党向兵和沁阳市委书记陈敬如,市委副书记、市长魏新洪等四大班子领导出席了启动仪式。
陈敬如向与会专家介绍了沁阳市的发展情况和该市在发展中对科技成果吸收转化的重视,并对此次该市与中科院老专家技术中心的合作给予充分评价和殷切期许。陈敬如强调,要以此次合作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沁阳市与中科院等高等科研机构的交流合作,真正把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以科技促经济,推动沁阳市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快速发展,走在最前列。
杨柏龄在仪式上说,科技与经济的结合是人类社会发展永恒的主题,科技的进步对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巨大推动作用。沁阳市对科技的重视,表现了该市市委、市政府的远见卓识,相信此次合作一定是双赢的合作。同时他指出,如果一个产业有高科技的支撑,其产品的社会需求一般会比较大。真正要实现科技到产品的无缝转化,需要由企业建立起自己的研发队伍,因此双方的合作还有更深层次的可能和前景。希望搭建的这个平台,真正能为沁阳市经济发展提供动力和支持。
魏新洪和魏立新分别代表沁阳市政府和中科院老专家技术中心签订了合作协议。在与会领导和院士专家的见证下,杨柏龄、童庆禧、田立杰、陈敬如、何远光、李致洁、柳录明、魏新洪等分别为中科院老专家技术中心沁阳工作站和中科院老专家技术中心成果转化沁阳基地揭牌。
魏立新向与会人员说,面向科技、面向市场,真正把科技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素质服务和管理服务,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都是工作站的宗旨和目标。在这个方向上,我们的合作一定能走得更远,取得双赢。
之后,中科院有关专家还就不同行业、不同领域进行了重点项目发布,并根据沁阳市特色产业,选择了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项目,与该市企业家进行对接洽谈。
此次活动,沁阳市政府为企业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载体,创造了一个很好的机遇。沁阳市企业家纷纷表示,一定会把握机遇,积极在项目、技术、人才等方面与中科院进行合作,为企业在转型提升上储备科技能量,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为奋力走在中原经济区建设最前列作出积极的贡献。 (张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