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教育·职场/金融之窗 上一版3  4下一版
图片新闻
我学习
我快乐
我追求
省会名校名师
中考串讲引起反响
图片新闻
焦作农信社50亿元贷款给力小微企业
邮储银行焦作市分行走出服务小微企业特色路
“助保金”缓解小微企业贷款难
参加新区银企对接洽谈会
徐家林:满怀激情写人生
把握角色才能演好重头戏
庆祝五四 青春相约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5月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旗舰,是这样打造的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本报记者 刘振毅

  本报通讯员 靳新玲 李 丹

  编者按 随着我市高中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调整布局、优化结构、合校并点、规模效益已成为改革发展的清晰目标。本学期开学后,焦作八中原高中部整体并入焦作四中,焦作四中成为我市四城区中唯一的区属高中。那么,这所偏居中站区的学校,缘何能一枝独秀?即日起,本报推出《焦作四中“抓质量、树品牌”系列报道》,以飨读者,敬请关注。

  

  今年春节后新学期伊始,焦作四中就迎来了中站教育改革的新机遇,焦作八中原高中部整体并入焦作四中。从2月3日接到正式通知,到2月5日新来的师生报到入校,短短3天时间,合校并点工作圆满结束,焦作八中原高中部28名老师、450多名学生在焦作四中开始了新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谈起这次高效率的合并,中站区副区长石文明说:“区委、区政府聚中站教育之力发展大教育,全力打造‘大四中’,区领导专门进行研究部署,市教育局给予了大力支持,经过两校师生的共同努力,顺利完成了这次合校并点工作。”

  调整布局、优化结构、合校并点、规模效益……面对新的教育改革大潮,焦作四中这所具有56年光荣历史的市级示范性高中,缘何能在教育改革中扛起中站教育事业的大旗,在同类学校中继续领跑?面对这一问题,焦作四中校长李晓显得胸有成竹:“抓质量、树品牌,是学校生存发展的根本。在新的考验面前,我们将继续唱响狠抓质量这个主旋律,坚持走文化教育与特长教育两翼齐飞的特色之路,交出一份让领导满意、社会满意、家长和学生满意的答卷。”

  事实上,近年来焦作四中在抓质量、树品牌中所取得的成绩在全市同类学校中都是叫得响的。

  在每年的中招录取中,该校的生源质量没有任何优势,甚至许多新生的总分要比同类学校的录取分数线低三四十分。但该校师生瞄准“一年打基础、三年大变样”的目标,奋力拼搏,付出比常人多得多的心血和汗水,每届学生大都能从入学时的“分不如人”到毕业时实现“普遍超越”的目标。师生们用实实在在的成绩,证明着学校的实力,实现着人生的价值。在同类学校里一路领先的成绩,吸引着大批学生慕名到该校就读,目前在校的2600多名学生中,有近一半来自中站区以外的县市区。

  谈起焦作四中近年来取得的成绩,中站区教育局局长卢月瑛如数家珍:焦作四中创造了连续13年过省控大专线人数稳居全市同类学校榜首的奇迹;2011年该校高考实现历史性突破,应届文化课考生本科上线107人,在全市同类学校中居第一位,本科录取率达到48.8%,专科以上录取率超过88%。同时,该校的特长教育硕果累累,近年来累计有近1000名特长生以优异的成绩考进北京体育大学、中央美院、中国美院、上海音乐学院和西安音乐学院等国内知名的高等体育、艺术院校。

  合校并点,也让焦作四中集聚了更大的发展优势,办学规模进一步扩大,师资力量更加雄厚;教学设施投资进一步增加,所有班级都用上了多媒体教学设备……采访中,很多学生都说:“来这里上学,我的选择没错。”

  在焦作四中,所见所闻,处处让记者感受到“大四中”蕴涵的生机与活力,这所我市四城区中唯一的区属高中犹如一艘巨轮,在百舸争流的高中教育中正扬帆远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