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丰舒潍 见习记者张璐)本报于5月4日以《夜市扰民何时休?》为题,报道了我市夜市经营严重扰民的问题,引起了市民和相关部门的高度关注。昨日,记者分别到部分夜市路段以及相关部门进行了采访,发现相关部门已采取积极举措,对夜市经营这一城市“顽疾”进行规范性治理。
昨晚19时,在工业路与焦东路交叉口向东,记者看到,许多饭店已将桌椅摆到店外并吸引了不少前来就餐的顾客,几名城管队员正在现场维持经营秩序。与5月3日晚记者在此所见不同的是,饭店摆放的桌椅退出了人行盲道,没有盲道的地方距离道沿石也有2米左右,为过往行人让出了通道。此外,在每张小餐桌前,都有一个黄色的塑料垃圾篓。
山阳区城管局副局长何继光告诉记者,该局目前出资6000余元购买了2000多个垃圾篓,免费发放给沿街商户,督促商户搞好经营卫生,做到摊收地净。同时,该局还向辖区193家沿街商户送达《山阳区夜市摊群(点)管理规定》,明确夜市经营户要在经营区域内规范经营、保持环境卫生,从而既规范经营秩序,保持环境卫生,又方便市民夜间消费。
此外,该局城管队员坚持每日在路段值守到22时。在东方红广场东巷等重点区域则实行死看硬守,每日值守到24时,以确保居民出行和车辆通行。
无独有偶,解放区城管局对辖区夜市摊点也采取了类似措施。据悉,该局目前已对不依托门店的馄饨、小吃等摊点进行了清理,对辖区230余家依托门店进行店外经营的饭店建立了台账。该局副局长王海涛告诉记者,在本周之内,该局将对所有夜市摊点划线定位,并与经营业主签订遵章经营保证书,其中将明确时间、范围以及保持环境卫生、确保交通秩序等经营要求。
该局副局长郑卫杰表示,有烟烧烤依然是夜市扰民的重要方面,也是治理的最大难点,仅靠城管部门一家唱“独角戏”,难以彻底治理。因此,他建议环保、工商、公安等部门,能与城管部门形成合力,进行综合执法。同时呼吁市民理解和支持我市治理有烟烧烤的行动,拒绝食用有烟烧烤,共同达到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减少空气污染指数的目的。
相关部门采取的措施能否起到实效并长期保持下去?夜市经营能否真正减少扰民?本报将继续关注。